要实现两化深度融合,企业应在具备局部信息化应用的基础上,将企业各个局部的信息化应用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以管理信息化为核心,集成生产监控、研发设计、节能减排、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信息化应用的整体信息系统。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商务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意见》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这表明我国两化融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深度融合阶段。
针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教授给出精辟的解读。他说:“两化深度融合旨在形成由信息化支撑或催生新型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新的企业竞争力。其目标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升级,其本质是让企业更多地依靠信息资源,使工业体系知识化、智慧化、高端化。”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推动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实现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决策能力等企业竞争力关键要素的全面提高,是推动行业发展、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
从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要实现两化深度融合,企业首先应在局部或者是单元信息化应用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上,在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监控、市场营销、节能减排等关键环节实现信息化。有了这样一个基础之后,更重要的是企业信息化要能够实现集成化(或称综合集成)应用,即企业各个局部(或单元)的信息化应用要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建立以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紧密集成生产监控、研发设计、节能减排、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化应用,形成一个整体信息系统。
加强企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对实现两化深度融合非常重要,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近两年对棉纺织等行业的部分优势企业两化融合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能够初步达到综合集成程度的比例低于30%,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对比发现,达到综合集成应用水平的企业在竞争力与效益等方面能够实现跨越式的提升,两化融合能够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因此,推动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努力推进企业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特别是在重点骨干企业推进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建设统一集成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根据当前行业内企业对生产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而企业生产在线监控应用比例明显偏低这一现状,行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应在生产管理与在线监控的集成方面重点加以推进,实现企业生产数据、能耗数据、环境数据等的实时采集与处理。
以下两点对实现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很重要:
首先,一定要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设。规划对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集成框架的设计、实施途径的规划以及系统集成的策略等都起着指导作用。
全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江苏悦达纺织集团的信息化建设这几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该企业从开始就制定了一个全面的建设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企业有序地进行了ERP系统、生产监控、协同办公、能源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并将这些系统集成在统一的应用平台下,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了支撑企业战略发展的信息化整体应用。
其次,研究制定并贯彻执行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以满足系统间数据交换与传输的需求,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的针对生产设备数据通信的标准之一《棉纺设备网络管理通信接口和规范》(FZ/T 90108-2010)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例子,它能够对生产设备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功能设计开发给予指导。除了设备通信接口标准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技术标准也需要制定或遵循,如现场总线、数据库结构、软件平台、物料分类等各类相关技术应用。
加强以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的推广是推进纺织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也是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着力点。在国家、协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行业总体集成应用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将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