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棉价”去年一路飙涨的趋势今年并未延续,在今年3月突破3.4万元/吨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棉花现货价格一路回落到2.4万元/吨,暴跌近3成。
但是,棉花价格下跌并未让一些棉纺加工企业老总高兴起来。看着仓库里1000万米的面料库存,立马控股集团董事长章树根连连叹气:“这些面料的棉花原料是在价格高企时购进的,现在棉花价格下跌把面料价格也带了下来,这一来亏得更多了。”
短短一年 棉价波动如过山车
去年棉价上涨时,金华棉农受益匪浅,一些种植大户狠狠赚了一把。当时,国际市场复苏,国产棉花却因遇到干旱产量下降了9%,形成棉价上涨预期。结果游资进入,大企业囤货,层层推高棉价。
今年3月,国家出台1.98万元/吨的棉花最低储备收购价。这对投机商无疑是重大利空,期货行情急转直下。同时,棉价迅速下滑也源于下游行业不景气。
“国内棉纺织企业受到了欧美市场复苏缓慢、采购减少影响,加上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紧缩,以及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等,出口优势不再,订单量减少,因此企业原料采购报价大幅下调。”章树根如此分析棉价暴跌的原因。
在这场资本游戏中,囤棉企业损失大多以千万元计。我市纺织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没有资金实力大量囤棉,却难逃被动挨打的厄运。
棉价暴涨暴跌 纺织企业惊魂
对纺织企业来说,棉价上涨心慌,棉价下跌也心慌。“棉花是纺织企业的原料,价格上涨会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而价格下跌对企业影响更大,不但所囤棉花价值缩水,纺织品价格也会跟着下跌,这就意味着企业利润减少。”据市外经贸局调研,当前的棉价已经让我市众多外向型纺织企业度日艰难,一方面企业不敢接订单,另一方面客户宁愿赔偿违约金,也不愿意下订单,纺织企业产品出口量呈现急剧下滑的态势。
在章树根看来,棉价暴跌并不是好事。他说,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囤积部分棉花以保证原料供应,而棉价一跌,棉纱的价格也跟着跌,原先高价采购的棉花织造出来的棉纱就会形成价格倒挂,这样一来纺一吨纱要亏损三四千元。
棉价下跌还直接影响了下游的订单数量。据章树根观察,棉价下跌后,一些棉纺企业的订单相对减少了。“不少服装厂等中间商是买涨不买跌的,棉花价格跌得厉害,他们担心后期面料价格会跌得更厉害”。
过山车似的棉花价格波动,导致纺织企业难以正常经营。目前,多数纺织企业有两个月左右的棉花库存,平均成本在2.8万元/吨左右,而棉花价格下跌之后,导致棉纱以及后道纺织品价格下跌速度加快,纺织企业两头受损,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接订单明显信心不足,不敢接大订单、长订单。
不过,棉价暴跌并没有导致含棉成衣价格下降。东阳市一家针织公司的负责人俞晓丹告诉记者,从采购棉花到纺织再到印染,整个工序完成要半年左右时间,因此,现在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是此前高价采购的棉花纺织品,就算现在棉价降下来,最多也只是缓解纺织企业的高成本运营状况,将其利润提升到正常水平。
棉价下跌 棉花种植面积减少
金华地处金衢盆地,早晚温差大,日照充足,所产棉花白度高,纤维长,弹性、韧性都高于江西、安徽等地产的棉花,在省内种植面积也算是比较大的。
据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对当前棉农生产调查统计,2011年我市棉花种植面积为11.13万亩,比去年收获面积增加8.5%,比年初调查的棉花意向种植面积11.19万亩减少0.5%。
据该站副站长包立生分析,今年棉花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首要原因是高涨的棉价刺激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2010年,金华市籽棉收购均价为12.03元/公斤,比上年增加79%,棉花亩产值达到2750元,比上年增加68.7%。而棉花生产总成本为2095元,比上年增加15元,亩净收入由2009年的负450元,转变为2010年的正655元,棉农收入比2009年大幅增长1105元。其次,国家扶持政策保护了棉农的种棉积极性。比如,国家实行棉花进口配额管理和对配额外进口棉花实行滑准税政策,实行棉花良种补贴全覆盖政策。另外,3月底还出台了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确定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每吨19800元(公重),相当于本地籽棉每公斤9.2元左右,而生产成本一般是7.6元。临时收储价相当于棉花的最低保护价,这一政策出台保护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
每年4月份是棉农育苗的时间,今年4月棉花价格开始下跌,从3月中旬的历史最高价31200元/吨,下跌到目前的24550元/吨,跌幅达21.3%。棉价快速回落,影响了一部分棉农的种植计划。
同时,土地、劳力资源也限制了棉田面积进一步扩张。随着金华工业经济发展,特别金东开发区、金西开发区不断发展壮大,宜棉耕地进一步减少,棉田扩展空间有限。而且,相对于其他经济作物来说,种植棉花费时费力,从比较效益上讲并没有竞争优势。
虽然大部分金华棉农已经在年前抛售了库存棉花,没有受到价格暴跌的影响,但由于今年棉花大部分已经播种,棉农对新年度棉价的担忧,将影响今年棉花生产的投入和管理信心,不利于棉花产量稳定。
压力重重 纺织企业面临洗牌
“今年形势特别严峻,企业招不到工人,加上银行收紧银根融资难、限电,中小纺织企业的日子很难过。”面对纺织企业遇到的压力,浙江省棉纺织行业协会开始密集在省内纺织业重要区域嘉兴、绍兴、萧山、兰溪等地调研。根据协会掌握的情况,目前已有一部分中小纺织企业“疲惫不堪”,出现停工或半停工,还有一些企业则在“咬牙硬撑”,之所以不敢轻易停工,是因为停工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招到工人,货源和销售渠道都会受到影响,重新开工困难增加,所以只好硬撑着。
面对充满变数的棉花行情,今年纺织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配棉比严重下降,涤纶等替代原料用量显著增加。浙江立马云山纺织有限公司采取了“少用棉花,多用其他纤维混纺”的办法,并且还减少了粗支纱产品,增加了细支纱产品生产。
“作为传统产业,纺织企业应尽快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章树根说,目前我市众多纺织企业集中在织造这一中间环节,一旦原材料价格有风吹草动,企业就会受到两头挤压。但要真正做到向产业的“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又谈何容易!
“企业需要转变发展思路,从制造企业向零售企业进行品牌运营转换。”浙江真爱家纺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只有面向市场,才能改变以往仅仅充当加工车间的角色。
针对棉花原料、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起伏多变的状况,浙江省棉纺织行业协会认为,纺织行业的发展将面临严峻考验,将重演优胜劣汰的大洗牌,那些走在前面、多搞创新的企业才能够存活下来,大量中小企业将承受更大的生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