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币升值进程中,中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危机与竞争可能比其他行业要更为严峻。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产业升级是纺织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发改委近日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在纺织门类中可以看出,“高新技术纤维及应用”是未来的重点,目录明确提出鼓励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环保工艺的生物质纤维产业化、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复合材料)以及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和生产。
新版《目录》为纺织业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在新版《目录》中,首先鼓励纺织业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如鼓励以竹、麻等新型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再生纤维生产;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动物纤维、麻纤维、竹原纤维、桑柞茧丝、彩色棉花、彩色桑茧丝类天然纤维的加工技术与产品;有机和无机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与生产;采用高速机电一体化无梭织机等先进工艺和装备生产高支、高密、提花等高档机织、针织纺织品;采用酶处理、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冷轧堆前处理及染色、短流程湿蒸轧染、气流染色、涂料印染、数码喷墨印花、泡沫整理等染整清洁生产技术和防水、防油、防污、阻燃、抗静电及多功能复合等功能性整理技术生产高档纺织面料。
在未来的发展中,纺织业也强调了“绿色””,据统计,新版鼓励类14个条目中共有5条提及了清洁生产、循环利用资源。
据了解,烟台氨纶、中纺投资、吉林化纤等企业在高新技术方面走在了前列,从它们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纺织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向。
中纺投资着眼于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为实现公司业务结构的战略升级,中纺投资将不断加强高性能纤维项目的建设及工程塑料的研发和市场开发,使其成为未来主要利润增长点。高强PE纤维北京国家示范化工程项目已在2010年中期顺利开工,生产基地新增投入2300万元,热塑性弹性体TPU生产线也顺利投产,新增投入739万元。随着新建项目逐步投产,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将贡献更多利润。同时,公司重科技研发的投入及高端人才的引进,为长期发展打下稳健根基。
中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一九九七年五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该公司始终以“立足纺织,超越纺织”为公司产业升级方向,坚持以研发和服务为基础,以高(技术)、新(材料)、特(种纤维)作为公司的产品定位,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创新步伐,以规模化、效益化、专业化为目标,逐步形成了以特种功能性纤维为核心,以差别化纤维和贸、工、技一体化毛纺业务为基础、以热塑性弹性体业务为新的效益增长点的产业布局。
烟台氨纶重点扩大差异化氨纶品种
据有关预测表明,十二五期间国内芳纶1313需求增速将超过15%。随着国外经济复苏,国外芳纶1313需求也将恢复增长。烟台氨纶目前芳纶1313产能稳步扩张,未来致力于生产异化芳纶1313纤维,提升芳纶1313纤维综合盈利水平。
该公司年产1000吨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2011年5月底投产以来运行正常,公司由此成为中国唯一的芳纶纤维产业基地。芳纶1414产品目前售价达到20万元/吨以上,达到规模经济后毛利率将高于芳纶1313,烟台氨纶将计划扩大芳纶1414产能,芳纶1414将成为公司重要利润来源。
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公司股票烟台氨纶于2008年6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公司专业从事高科技特种纤维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全国首家氨纶纤维生产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氨纶行业龙头企业和最大的芳纶纤维制造企业。
吉林化纤跨越式发展高性能新型纤维
按照“做大腈纶,做精粘胶,做强原料基地,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吉林化纤集团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实现规模化发展与差别化提升相辅相成。
首先,全力推进碳纤维研发和建设,努力建成国家级核心材料生产企业。该公司将充分发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专利技术优势,计划于2011年7月建成年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项目,并根据市场拓展情况,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在高性能新型纤维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
其次是大力发展以竹浆粕为主的生物质纤维原料,抢占制高点,形成世界级新型生物质纤维原料供应基地。同时以建设规模型竹浆粕生产基地为依托,进一步加快竹纤维新品种研发、市场推广和产业联盟发展,逐步向竹纤维系列化、功能化发展,打造“天竹”国际品牌,推进我国化纤产品原料结构变革,有效缓解粘胶原料缺口问题。
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60年,经过四十多年的挖潜、改造、扩建及相应的资本运作,公司生产能力已由过去的年产3400吨粘胶短纤维发展到现在的年产粘胶短纤维6.5万吨,粘胶长丝2.2万吨,浆粕5.5万吨,是中国化纤行业十强企业之一,也是我国大型化纤支柱企业。
公司一直以“市场缺位就是我们的定位”的研发理念,先后成功地研制出丝凯尔纤维、青竹长丝、阻燃纤维、负离子纤维、竹/麻浆粕、着色纤维等几十种新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建立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专利21项。逐渐成为公司经济效益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