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全球产业网络(GPN)在多种纤维协定(MFA)取消后加速重构进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随着中国纺织产业在全球产业中的角色转换,以及在国内经济地位的改变而加速转型升级。区域文化在各地产业集群创始时期,以及各个阶段的演进与调整过程中起着规定性与导向性的作用。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更依赖于创新型、开放型、多元化、多样化和宽厚兼容的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发展演进的文化变量
在区域经济研究中,人们一般侧重于经济因素。然而非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地理)始终影响并改变着集群的演进与发展路径,其中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变量,特别是在全球产业网络(GPN)重构下的产业升级过程中。
按Geert Hofstede(1980)定义,文化是集体心智程式,它使一类社会群体在个体动机行为上区别于另一类社会群体。文化通过选择性引导人们做或不做,以形成社会认知和行为。这种程式的核心是价值观的传导从而指引行为规范。
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一开始是扎堆式的,是同质、松散、内耗式结构。从扎堆式到整合式、协同式和网络式集群,与技术和资本实力有关,更与社会文化特质有关。
改革开放之初,苏南经济的崛起引人关注。乡镇集体企业依靠“集体”的实力,在形成初期起跑领先,然而浙江(温州)模式则强调“个别”,费孝通称前者是牛郎织女、半工半农,后者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集群形成初期的影响力,浙江显然要强于江苏。江苏与浙江相比,前者有更结构化的组织、程式化的行为、更明文规则和更强调统一,后者相对注重实效、非结构化的活动,较少明文规则。
拷贝的挤出效应和创新的凝聚效应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正在转型与转移,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要升级,中西部地区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
从生产集约型到文化集约型,从成本导向到品牌导向,从价格竞争到协同竞合,从集贸市场扎堆到国际市场主导,其内容是系统、机制、模式的创新,核心是创新思辨。
创新文化与创新氛围涵盖:宽容度、自由度、交互性、多样化、创造性和创意能力。基础是培养信用和信息的透明对称。
沙溪的针织服装产量未必全国第一,也没有全国第一的大企业,然而它可以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休闲品牌,完成从设计、生产到店铺的整合式服务。
佛山西樵以创新带动家纺面料产业发展,促使西樵产业集群从规模型走向品质型,改变业内拷贝抄袭之风,营造集群创新氛围。在中国纺织集群的转型中,“拷贝”的挤出离心效应和创新的凝聚和极化效应同样明显。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商贸及文化的交会点,又是丝绸文化的重镇,历史造就了泉州的文化多元和宗教宽容性。这种社会规则,万殊一本,众神亲善的对等性、容纳性、互动性使得行业间的合作帮衬容易实行。泉州纺织业正在实践的以贸易驱动、以创新推进的协同式创新体系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浙江象山在古代是贬官谪吏的流放地点,这类天涯沦落人和崇尚独立思维者的后代,不仅有独立思辨能力,也有相互扶助、同舟共济的传统,象山作为全国最大的针织集群,有较好的合作氛围和凝聚力。
也存在区域文化与集群发展中的反例:一些地方在规划新一轮集群升级时,大投资、大圈地、大招商已经造成了一批大而空、大而虚、产业冷清、市场萧条的集群,这种结果来自于一种假、大、空的价值观和思辨,也违背了产业集群演化进步的规律。
粘胶行业中的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治理模式,凝聚了粘胶产业上下游企业,改变了同行的竞争模式,从而营造了行业健康发展的氛围。其中一些外资企业秉承技术创新、公平竞争和清洁生产的理念,成为行业中的标杆。
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随着中国纺织产业在全球产业网络中的角色转换,以及在国内经济地位的改变而加速转型升级。区域文化不仅在产业集群的初创期发挥着“内核”和“基础”的作用,而且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各个演化阶段都有着导向性和规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