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就业差赖不着中国
香港《南华早报》8月12日文章,原题:进口中国商品对美国就业的影响,通胀可忽略不计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虽然中国对美月度贸易顺差再创新高,但美国经济的萎靡却与中国的影响没多大关系。
世界多数国家对经济前景惊恐不安,中国却宣布出口额7月份攀升新高,对美出口增长尤为强劲。这将使美国对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诉求更强烈。美国商店里到处充斥的“中国制造”更是在这个问题上火上浇油,美国人担心中国会通过提高出口商品价格而把国内通胀转嫁到美国。
但仔细推敲后会发现这种说法是非常夸大其词的。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一项最新研究调查显示,中国对美国就业机会与通胀率的影响,要比外界认为的小得多。
该调查侧重于美国消费者对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总体消费量,结果令人大开眼界:美国个人消费开支的2/3用于服务业,而几乎所有服务都是美国国内提供的,用在进口产品的消费比例仅占极小部分。
在美国消费者的商品消费支出中,2/3耐用品消费和3/4非耐用品消费用于“美国制造”,只有11.5%支出用于进口商品,而其中很少来自中国。也许会有人不相信,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去年仅占美国消费者支出的2.7%。最受欢迎的中国货是衣服和鞋子,占美国人此类消费的36%。在家具、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等的支出中,“中国制造”占美国消费者该类支出的20%,而“美国制造”占到60%。
另外,标价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利润能返回给中国的生产商。若美国消费者花70美元买一双中国产跑鞋,其中38.5美元用于支付美国国内的营销、运输成本,零售商租金及股东利润等,只有31.50美元用于支付进口成本。尽管美国消费支出的2.7%用于“中国制造”,但其中只有1.2%是真正付给中国的。这些数字表明中国进口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被过分夸大。
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低支出意味着两点:一、美国对人民币币值造成百万美国人失业的指责看起来是疯狂的过度夸大,更不必说当中国产的衣服鞋子逐渐失去价格优势时,美国会从其他国家进口这类商品。第二,中国通胀和人民币升值对美国通胀率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即便通胀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尽管目前为止还从未转嫁给美国人),6.5%的通胀率和6%的人民币升值幅度也将只能使美国消费者购物篮增加0.2%的支出。就如同一贯以来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抱怨,美国的说法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作者汤姆•霍兰德,郭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