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评级下调引发的全球恐慌中,棉花跟随其他大宗商品一起下行,8月中旬3级皮棉现货价格已低于国家收储价。郑棉在20000关口振荡已有时日,在收储预期的支撑下,下跌动力不足,偶露反弹迹象。
近期也的确是棉市纠结的时期,国内棉花库存波动不大,企业没有大幅采购,维持一定库存备用。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抽样调查显示,截至8月8日,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32.7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环比减少5.4%,同比减少14.2%,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减少4.2%。根据相关数据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89.28万吨。全国主要省份棉花工业库存状况不一,其中安徽、江苏与河北三省棉花工业库存相对较大。
棉价的持续快速下跌,对市场有所冲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消费。7月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金额再创单月新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59.96亿美元,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3.53%。就出口金额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始终处于高速增长中,但拉动增长的”主引擎“是价格的上涨,国内生产成本大幅提升推高了出口价格。若剔除价格以及人民币升值因素之后,真正反映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状况的出口数量增速其实并不乐观。
另外,我国纱布销售有小幅提高。从国家棉花监测系统数据来看,近一个月来,接受调查的纺织企业纱、布销售率环比提高,库存有所减少。截至2011年8月8日的调查显示,纺织企业纱销售率为91.5%,环比提高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了3.5个百分点,库存折天数为24.8天,环比减少0.2天,同比增加13.2天;布的销售率为89.5%,环比提高4.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库存折天数45.8天,环比减少3.9天,同比增加11.9天。但是,纱布销售增长数据也要一分为二地看。虽然纱布销售有所提高,但从纱库存折天数来看,有明显的滞销情况,库存压力明显。再加上小幅稳定增长的纺纱产量,后市下游情况恐怕难以乐观。
今年7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纺纱产量为244.6万吨,同比增加23.64万吨,增长10.7%;环比减少16万吨,减幅6.14%。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我国纱产量累计2584.4万吨,同比增长10.68%。2011年1—7月,我国纱产量累计为1585.5万吨,增长11.2%。还有值得关注的是棉纱线的出口数据。2011年以来,我国棉纱线出口数据不稳定,今年3月虽然还能显现出旺季行情的迹象,但随后出口量却骤然大幅下降。
美棉在持续了较长时间的签约量为负值之后,8月中旬频传出有国外买家入市大幅抄底,8月12日甚至在宏观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拉高美棉触及涨停。虽然该传言未获证实,但或许也反映出部分国际买家纠结的心态,其中也包括来自中国的采购商。印度棉目前进口价折合17000—19000元/吨,9月到港。国内收储计划也将于9月开始启动,如果国家救市力度较大,棉价可能会于19000附近止跌,甚至有望反弹至22000元/吨。
9、10月的确是关键的两个月,在此之前,棉花或继续在收储预期支撑下积蓄反弹动能,但难成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