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适度调整区域结构——化纤业:不能为转移而转移

发表时间:2011年09月01日    作者:张家洲

  近几年,东部纺织产业受低成本和资源驱动的影响,已开始向中西部调整转移,主要目的是要继续延伸纺织业的比较优势,协调东中西部发展,优化行业区域布局。2005年以来,东部纺织产业实际投资额占行业总投资的比例明显下降,已从2005年的78%下降到2009年的57%;中部比例明显提升,已从26%上升到35%,同时西部地区比例也有所上升。

  目前,我国化纤产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但作为生产资料性产业,化纤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不能简单地跟随纺织产业的转移而转移,必须科学分析、审慎推进;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特点及不同地区化纤发展的基础、技术、资源、市场、人材等条件,特别是重点考虑严重影响化纤原料的供应问题、运输问题;高度关注纺织产业的区域结构调整,合理规划化纤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布局的合理优化。

  纺织产业转移大势所趋

  多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占我国纺织产业规模85%的东部沿海地区要素制约加剧,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减弱,而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东中西纺织产业区域结构失衡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的紧迫性。进入21世纪,由于我国纺织工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显著,形成资源向大企业、沿海地区和产业集群集中的格局。

  2004年,我国纺织行业排名前100位的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21.9%,出口交货值占16.3%;棉纺、毛纺、化纤和纺机制造等行业前50名的企业销售收入分别占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23.6%、40.7%、64.3%和60.1%;东部依然是纺织产业的重点发展地区,仅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山东、福建等五省一市就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规模以上纺织企业、73%的从业人员、82%的销售产值、88%的出口交货值以及超过90%的外商、港澳台资本;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具有专业特色的产业集群、专业城镇也逐步形成,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竞争力。

  在“江苏模式”、“温州模式”等新经济的带动下,东部沿海地区化纤纺织业迅速崛起,萧山的化纤、绍兴的面料、江阴的毛纺、常熟的羽绒服、东莞的服装等众多产业集群纺织工业产值均超过300亿元,最高的超过1000亿元。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外商投资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纺织业发达地区,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上海等省市纺织行业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纺织行业的90%以上。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的发展却相对缓慢,主要纺织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偏低。特别是化纤产量,2008年中西部地区占全国产量的比重分别为3.84%和2.49%,产业区域格局呈现东部发达、中西部落后的失衡局面。

  化纤将适度调整区域结构

  “十二五”时期,根据中国经济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发展,顺应纺织产业向海外和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我国化纤工业要以布局合理化和效率最大化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最大限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严防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

  据中国化纤协会介绍,“十二五”我国化纤产业区域结构调整的具体思路已十分清晰。

  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技术、资金、研发、品牌、营销等优势,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产品,在时尚品牌、研发设计、市场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严格控制常规产能的扩张,并适当地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注重特色集群式发展,发挥区位、人才、资源等优势,以“发挥优势、积极承接、加强配套、完善体系”为原则,利用产业基础优势发展一批特色产业。

  西部地区以资源市场带动特色化发展,鼓励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与棉纺配套的粘胶、涤纶纤维等项目,形成针对本地市场及中亚、中东市场的化纤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东北地区注重发挥市场、资源优势,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以“发挥优势,立足提升,推进合作,拓展边贸”为原则,响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发展化纤及其配套产业,加强与东部地区合作发展产业联盟。同时拓展边境贸易,发展出口型纺织服装加工区。

  促进创新优势替代传统优势

  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行为,也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的必然现象。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纺织工业已开始从承接全球纺织服装制造环节转移向承接全球纺织服装创造环节转移的角色转换。

  在国际产业转移大趋势的影响下,随着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产业基础配套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东部沿海企业开始实施“西进战略”。2010年1~11月,东部地区固定资本投资额达1856.69亿元,同比增长18.66%;中部地区投资额达1311.44亿元,同比增长43.84%;西部地区为339.95亿元,同比增长46.80%。中、西部的投资增速较东部地区分别高25.18和28.1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额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7.38%和9.69%,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72和1.14个百分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产业转移政策的引导下,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有望进一步增加,纺织产业区域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时期,伴随产业转移的将是中国化纤工业产品结构、资本结构、规模结构更加合理与优化。

  从产品结构看,今后5年,化纤行业要加强产品开发,同时拓展下游应用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达到创造需求、引领市场。大幅度提高化纤差别化率,2015年力争达到60%,其中涤纶长丝达到70%。继续推动生物质纤维、高新技术纤维的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生物质再生纤维产能将由当前的180万吨发展到352万吨,生物质合成纤维从3.5万吨发展到21万吨;高新技术纤维产能由7万吨提高到14万吨(含竹纤维,其中碳纤维6000吨,芳纶14000吨,聚苯硫醚7000吨);其他新型聚酯及特种纤维如PI、PBO等有突破性进展,达到产业化水平。

  从资本结构看,在稳定目前资本结构的基础上,我国化纤行业要适当调整国有、民营、外资比例。到2015年,化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能所占比例由2009年的20.85%下降到12%以下,民营企业比例则由2009年的70%提高到80%以上。重点优化调整企业产权结构,大力发展混合型经济,由目前的8%提高到15%以上,通过加强并购重组、推动优秀企业上市,使更多的企业成为公众关注的企业。

  从规模结构看,当前化纤行业在产业集中度、企业多元化发展与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亟待加快结构调整。重点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特别是横向联合与垂直整合,打造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到2015年,年产40万吨以上企业由目前的14家提高到20家以上;“专、小、精、特型”企业由25家增加到100家;2015年形成5家以上年产值超过500亿元、8家300亿~500亿元、8家100亿~300亿元的具有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

  正确处理产业转移四种关系

  纺织产业转移不仅是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化纤行业要提高认识,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专家认为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促进承接转移与加快产业提升的关系。产业转移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化纤和纺织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提升的内在要求。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政策的因势利导相结合,行业应坚持科学发展,防范市场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二是积极承接转移和充分依靠中西部区域发展内生动力的关系。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产业转移的第一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承接转移不应简单理解为现有生产能力的搬迁,而是制造业某一产品或某一加工环节竞争优势的转移,进而带动对此类生产投资中心的转移。也可以说是产业比较优势的转移带动产业发展重心的转移,是后发优势地区替代先发优势地区的转移。

  三是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一点直接关系到低碳纺织、绿色生态纺织和纺织循环经济的技术、装备、投资能否优先在产业转移中得到体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产业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布局结构转移的重要约束条件。

  四是产业转移中新兴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与科技、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关系。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地区,只有得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方针政策的大力支持,才能焕发生机活力,实现“十二五”建议中提出的“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其创造能力不断提升,产业技术不断升级,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品牌价值不断提高。

稿件来源:纺织中国在线/中国纺织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作者  
·多重压力致增速稳中趋缓 下半年纺织业将提高风控和应对能力[2011-08-26] 
·剪不断理还乱——化纤业:永远挣脱不了的“棉花结”[2011-08-16] 
·投机产生负面影响——纺服原料市场:涨也期货,跌也期货[2011-08-09] 
·徐文英:长丝织造产业显现巨大增长空间[2011-08-03] 
·普遍看涨却遭遇需求减弱——纺织原料市场:库存压力倍增亟待“急刹车”[2011-07-26] 
·多重压力致增速稳中趋缓 下半年纺织业将提高风控和应对能力[2011-07-18] 


相关资讯  
·中国化纤协会:2024年一季度化纤行业运行简析[2024-04-24] 
·中国化纤协会:2023年中国化纤行业运行分析与2024年展望[2024-03-22] 
·坚定信心筑起“护城河”!——2024:化纤行业把握哪些发展关键点?[2024-02-04] 
·中国化纤协会:2023年上半年化纤行业运行简析[2023-11-23] 
·化纤行业:2023年的日子过得怎么样?[2023-12-28] 
·自主可控,国产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的不二法门[2023-09-11] 
相关出处  
·投资条件各花入各眼 中国纺企试接东南亚引资“橄榄枝”[2011-08-31] 
·明起19800元/吨启动棉花收储[2011-08-31] 
·企业个体谁更具有主导权——纺服企业:供应链健康吗?[2011-08-31] 
·发展呈现五大特点——从纺服业“十二五”标准化工作说起[2011-08-31] 
·“走出去”是最好的药方——出口纺企:压力与活力怎切换[2011-08-30] 
·效益下滑订货堪忧——《中国纺企经营管理者跟踪调查报告》研读[2011-08-30]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