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9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8月贸易顺差177.59亿美元,较7月大幅收窄137.2亿美元。经季节调整后,8月出口同比增长20.7%,环比下降3.3%。不仅如此,国泰君安认为,如果以人民币计价,8月份出口增速仅为17.5%。
若细分来看,瑞银证券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提出,中国的低端轻工产品出口所占份额在过去24个月间已经见顶,中国的廉价出口引擎面临转折。这很可能与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变化有关。如果刘易斯拐点即将接近甚至已经过去的话,那么,上述趋势很可能日趋明显,并将影响中国的出口结构乃至产业结构。
8月出口同比增24.5%
海关总署9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8月,中国出口1733.1亿美元,同比增长24.5%;进口1555.6亿美元,同比增长30.2%,月度进口规模刷新历史纪录。8月当月实现贸易顺差177.59亿美元,较7月大幅收窄137.2亿美元,也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241.4亿美元。分国别看,根据海关数据测算,8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速为22.3%,与7月持平,略低于总体增速;对美出口增速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个位数增长,升至12.5%;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速则升至27.2%,高于总体增速。
但环比来看的话,8月出口下滑幅度较大。据海关总署数据,经季节调整后,8月出口同比增长20 .7%,环比下降3.3%;进口同比增长25.1%,环比则持平。不仅如此,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团队认为,人民币持续升值使得出口增速存在严重高估,8月份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8月份出口增速反弹贡献了1 .3%。如果以人民币计价,8月份出口增速仅为17.5%,比海关公布的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低7个百分点。
就未来出口形势而言,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目前出口形势保持良好,但不太可能持久。面对疲弱的全球经济增长,8月PM I数据显示中国新出口订单明显下滑,美国ISM制造业指数也出现下降,预计出口增长将在未来几个月中放缓。汪涛预计,未来占据超过40%份额的加工贸易将受到出口需求趋弱的影响,其余部分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国内需求的相对支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亦提出,尽管从数据看外贸状况暂时还无需忧虑,但出口环境的恶化却不容忽视。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欧债危机仍悬而未决,外贸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此外,国泰君安预计,随时间推移,人民币升值会逐步抑制出口的增长。
“低薪工厂”向海外转移
8月出口环比下降,或许是中国出口变化的一个侧影。8月底,瑞银证券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提出,根据测算,如果汇总2011年上半年美国和欧盟贸易数据,中国的低端轻工产品出口所占份额在过去24个月间已经见顶。他进一步认为,中国的廉价出口引擎面临转折。
瑞银证券提出,今年上半年,至少对美国出口来说,中国的低端轻工产品出口份额今年呈现直线下降趋势。虽然,IT电子产品的出口份额仍在显著增长,说中国的整体出口在下降言之尚早。但是,随着工资和劳动力供应压力逐渐上升,生产率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其他国家转移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来看,似乎拐点的确已经到来。
由于轻工制造产品包括玩具、服装、鞋类、家具和运动用品以及诸如工具、照相机、手表等,占到贸易总值的一半以上,瑞银证券认为,关于这些商品的数据能很好地表现出低端制造业产品贸易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经济萧条,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进口、尤其对低端轻工产品的进口并未下降,甚至上升了。那么,中国在这方面减少的出口份额,流向哪里了呢?
从美国的数据来看,将2011年上半年美国市场份额与2008-09年均值对比可以看出,中国下降了约1到2个百分点,而墨西哥、越南、孟加拉国和印尼等四个国家的市场份额则有显著增长。在赢家中,墨西哥对美国的玩具、跑鞋、牛仔裤等产品的出口并没有大幅增长,而是在家具和精密仪器出口上表现突出。而三个亚洲国家的服装、鞋类和其他低端商品的出口则的确出现大幅增长。
再看欧盟的数据,从过去三年来看,中国的市场份额增长尚未趋平;但从过去24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对欧盟轻工制造产品出口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再增长,已经趋平。相反,邻国的市场份额强劲增长,但很可能集中在高附加值产品上,如摄影器材和精密仪器。此外,包括东盟、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的其他亚洲国家亦出现强劲增长,且很可能集中于低端制造产品。
通过欧美的经济数据,瑞银证券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认为,从中国手中抢走低端产品出口份额的,都是中国的低收入邻国,包括越南、孟加拉国和印尼。
出口有望向价值链上游延伸
事实上,中国低端产品出口份额的下降,是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低端制造业外迁相伴随的。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制造业省广东就开始实施“腾笼换鸟”。而金融危机爆发后,根据香港贸发局和香港厂商会的调查,面对经营压力,去年,转营贸易和搬迁的珠三角港企比重分别达14 .4%和33 .1%,均大幅高于2009年的6 .6%和23 .5%。此外,港企还兴起另一种趋势,一些大型生产商,例如鞋履生产龙头裕元工业,打算把部分大众化的低价鞋履生产,转移到内地的内陆地区和其他亚洲国家。至于高增值和技术层次较高的鞋履,则仍在珠三角生产。
联系到中国官方一直强调的调整出口结构,上述变化,并非是坏趋势。不仅如此,随着所谓刘易斯拐点的接近,这一趋势很可能越来越明显。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及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尤宏业近日提出,中国大约在2006-2007年前后已经走过了刘易斯拐点,低端劳动力的短缺正在成为常态,这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其推断和处理的证据包括:C PI食品与C PI以及二三产业G D P缩减指数之间的裂口、蔬菜价格中轴的抬升以及乡城蔬菜价格同比增速差、粮食价格与粮食种植物质费用之间的裂口、中药材中成药以及低端服务业价格的上涨、粮食种植机会成本的上升、不同劳动密集度农产品价格涨幅的差异、乡城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同比差等。例如,C P I里的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主要包括家政保姆、蓝领维修工人等低端劳动力服务。它的走势能代表低端劳动力的价格方向。而这个指标在2004年以后出现拐点。之前的走势和整体物价水平一致,显示低端劳动力的回报相对于物价并没有显著地上升。而在2004、2005年之后,这一指标开始系统性超越C PI,暗示低端劳动力价格开始迅速攀升。
香港厂商会去年就判断认为,中国劳工以低工资无限供应的神话已经破灭。不过,香港贸发局高级经济师黄醒彪分析,虽然中国劳工成本较高,但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也更胜一筹。据估计,中国制造业每名工人的平均产值明显高于越南、孟加拉国和柬埔寨。此外,与越南等地依赖进口不同,中国有不少发达的工业集群,上下游产品供应充裕,例如珠三角众多的紧密联系的批发市场,可充当不同生产商、零售商和客户之间的平台,减省其时间和成本。而随着中国转向生产高增值产品,厂家把部分低增值生产活动转移到其他亚洲新兴供应地,此举可视为区域生产链的延伸。
由此,值得期待的是,中国出口结构中,随着低端产品份额下降,高附加值产品的份额能逐渐提升。而短期内,渣打银行预计,中国出口整体仍将保持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