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所谓的企业信息化是将企业的所有行为数字化,是一种过程,更注重的是技术,靠技术去实现数字化。无论是几十个亿销售额的行业巨头,还是只有几千万的行业新秀,都在全力打造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平台,试图依靠优势信息平台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反应周期或者加强终端控制能力。在信息平台成为核心资源的行业趋势下,究竟有多少服装企业应用了信息化技术?作为个体的服装企业该如何开展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呢?服装企业信息化技术在服装企业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对100个服装企业调查样本进行了有关信息化建设现状的调研。
服企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不断高涨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投资,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头的重视与关注,更需要企业实实在在的投入,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国外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一般至少要达销售额的2%以上,领先企业甚至达到5%-10%。那么,国内服装企业信息化投入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服装企业中,60%的服装企业已经使用了信息化技术。我们都知道,在信息化出现之前,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个上下游是“断层”的,所谓的行业速度和高效率根本无法实现,但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整个产业的上下游、供应链环节全部打通,“信息化”手段从最繁冗的市场数据中分析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并串联起来,形成精准数据反馈给纺织服装企业,根据信息化系统分析的内容,企业高层可以对季前销售、毛利及库存计划,季中品类规划及价格的管理,季末的商品促销及清仓业务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更精准的规划。
例如近年来,为了保证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追赶国际巨头,七匹狼、安踏等“闽派旗舰”企业纷纷发力信息化领域,花费巨资购买信息化软件系统。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少雄就曾表示,信息化改变运营形态。如果没有一个整合的零售平台,根本无法支撑市场的快速变化,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集成所有有效元素,快速分析影响服装销售的因素,包括近期销售趋势和未来需求预测,从而调整当季以及未来的品类结构,最终提高销售量和客户满意度。
这些现象都表明,服装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不断高涨。
为服企解决实际问题
管理问题,平时就像是掩盖在水面下的冰山,然而借助上信息系统的机遇,很多企业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事实上,企业首先需要规范管理,从业务逻辑和有效监控方面入手,理顺内部的流程。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这样才能把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做扎实。在一些ERP、PDM等软件中,包含了行业的最佳实践:进货、销售、退货、订购、财务、客户管理等一些标准化的流程。企业可以借鉴其中的管理思路,理清问题、规范流程。这些信息化优势最终转换为资本优势与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接受问卷调查的服装企业中,这些企业都使用了哪些应用系统?
数据显示,服装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普及程度已有大幅提高,特别CAD/CAM企业普及程度超过50%。就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来看,13.33%的被调查服装企业实施了数字化服装企业信息管理系统(PDM)、供应链(SCM)系统,这表明服装企业更加重视打造快速反应体系的信息化支撑平台。而数字化工艺设计系统(CAPP)以及数字化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系统(QR)的普及程度超过20%,或将是信息化建设的下一个热点。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仍有23.33%的服装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软件和硬件设备没有任何投入。从整体来看,虽然服装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较以往有所提高,但是服装企业要改变信息化现状,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才有可能进行技术创新,打造出以高效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的竞争力。
一支精干、敬业、技能综合的信息化队伍不仅可以解决企业运营的诸多难题,提高服装企业的运作效率;还可以成为高层决策的信息参谋,通过数据挖掘、电脑看板等工具的应用,为高层提供数据依据。就服装企业是否应该建设信息化部门、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哪些收获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超过70%的服装企业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人员的培养对信息化工作的影响,40%的被调查企业已经培养了专门的数字化技术人员,30%的被调查企业准备培训相关人员,但有23.33%的被调查企业仍未认识到信息技术人员的重要性。这表明虽然绝大部分服装企业已经拥有一支信息化队伍,但同时也存在着组织结构多样性、信息化需求多变、合格信息技术人员短缺等普遍性问题。
调查显示,40%的服装企业非常关注款式设计与开发的投入,20%的服装企业对辅助生产技术感兴趣。这说明服装作为以流程为核心的劳动密集性行业,信息化在效率方面作用非常明显,既能应对复杂的生产运作,又能够满足经营地点日益分散的竞争要求。
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服装数字化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系统
作为一个传统服装企业,应该如何开展自己的信息化建设?从服装企业的实际情况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化系统,取决于企业的整体战略定位、经营特点和销售模式。
目前,在以自主制造和生产管理为主的服装企业中,这些上信息系统时,首先想到的是提高设计效率,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产品数据管理等。如杉杉和雅戈尔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上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字化服装工艺设计系统(CAPP),提高了成衣制造的工作效率。
这类企业也比较重视生产、计划管理。如鄂尔多斯经过自主开发,在2000年完成生产管理系统和纱库管理系统,2001年在针织二厂,开始工序管理系统。2002年在各子公司上销售管理系统。杉杉和雅戈尔也基本上是这样的思路。
另一种以品牌管理为主的企业,生产环节大部分或全部外包,形成虚拟供应链。这类企业一般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点放在收集销售渠道的库存和销售数据上,以保证在销售季节里能实现快速补货,并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价格、促进销售。这类企业一般在内部生产计划管理上投资较少。美特斯邦威采用自己开发的系统,将终端接收的订单,按照物料清单分拆成物料订单,分别向上游的成衣厂或者辅料供应商下订单。
这些例子也提醒企业管理者,任何系统的价值回报与企业实践密切相关,仅仅有技术,并不一定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只有以“实用、适用、易用”为原则,同时兼顾系统性和可拓展性,在硬件的配置、软件的开发、系统的建设等各方面不断优化,软件执行力问题才能得到全面解决,企业才能更健康的发展。一个企业先上哪个系统后上哪个系统,不但取决于同业伙伴的动向,最重要的还取决于自身的战略与管理水平,信息化投入需要进行长期规划,盲目跟风模仿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