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在一张手写降价通知的吸引下,一小群顾客们走进深圳的一家李宁 折扣店中,在一堆鞋子和衣服中筛选着。
通知上写着:“最後一天!所有商品全部五折至五五折,买三件,四折至四五折。”
就在这家大型购物中心同一层楼的不远处,另一家李宁零售店看起来门可罗雀。而灯光明亮的耐克和阿迪达斯折扣店则繁忙很多,不少年轻人正试穿运动鞋和运动装。
李宁店的一名工作人员抱怨道:“耐克和阿迪的产品非常好。他们的用料、鞋底和设计比我们的好很多。”
经过数年的惊人扩张,李宁、中国动向等本土体育品牌企业正面临利润缩水、销量放缓、过时产品大量积压等问题。
在中国本土品牌艰难挣扎的同时,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外国品牌凭借巨额投资研发和丰厚的销售经验,正在中国赢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在运动服装业争夺中国消费者的战斗中,本土零售商的处境不妙且每况愈下。
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时尚服装市场的规模料将在未来十年增加两倍,达到逾1.3万亿元(2,013亿美元)。而占据这一服装市场主导力量的是体育品牌和本土休闲服饰厂商。
更令人堪忧的是,外国企业推出为中国二三线城市目标客户量身定制的产品,加速在中小型城市的推进步伐。而中小城市传统上一直是本土品牌的重要市场。
行业专家表示,现在谈本土体育品牌零售商被收购、或由私募股权资本参股还为时过早。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亚太消费品、零售和医疗投资银行部门负责人George Lin表示:“该行业还需经历更多痛楚才会出现格局剧变。”
受人力、原材料、租金、广告和推广活动的成本不断增加的困扰,李宁和中国动向在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50%和71%。
两公司的股价去年重挫逾60%,而安踏、匹克、特步和361度等其他本土品牌的股价也分别下挫30-50%。
上述上市企业连同耐克、阿迪达斯占到了中国体育服饰市场的80%份额。
汇丰银行在本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本土品牌不敌外来品牌,将在未来12个月被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因前者遭遇库存积压问题,而後者得益于销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