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22日,首届“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将在上海召开。在年会召开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蒋士成、周翔、孙晋良畅谈纺织行业发展前景。
首届“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本着“汇聚学术智慧,推动纺织创新”的目的,将邀请全球的纺织科研专家学者和科技型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纺织业发展问题。年会将以“材料科学与现代纺织”为主题,分别设置纤维材料、复合材料及技术纺织品、现代纺织加工技术三个分会场,召开最新科研成果与高新技术孵化论坛,并举行学术颁奖典礼。
纺织原料将成未来关注焦点
原料问题越来越成为纺织行业关注的一大焦点。近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总部启动的“70亿人行动倡议”会议上宣布,全球人口将在今年10月31日达到70亿。据联合国的预测,全球人口可能持续暴增,至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4亿。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表示,粮食问题成为全球首要关注焦点后,全球棉田面积将会大幅度缩减,势必加大对纺织业的影响。另据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估算,至2050年,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将面临枯竭,全球纺织行业将面对原料资源不足的难题,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制约,必将给未来纺织业发展带来极大变数。那么今后的纺织业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对于在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纺织业出路何在的问题,姚穆院士表示要有两个发展方向:
一是要向原料用量少、附加值高的产品方向发展。首先是产业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主要将替代不可再生的金属材料,尤其是钢铁;其次是服装和家用纺织品,要向高端和中高端方向发展。
二是天然纤维则要向盐碱地、荒滩、山坡地等发展,不与粮食争地,搞新品种。如近来在云南找到的木本种的山地海岛棉,可生长在1100米的山坡上,每年开三次花结三次桃。包括毛、麻、丝等,都要开发新的品种。
生物质纤维将成替代原料
在天然纤维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作为替代资源的化学纤维将会有极大的发展,但怎样的化学纤维才是化纤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呢?中国化纤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是中国聚酯工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向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近十年来,我国化纤工业进步迅速,目前已占到世界化纤产量的2/3。在常规、大众产品方面已做到世界领先,但在高品质、高性能纤维方面距国外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在常规产品如涤纶长丝、短纤等方面还要继续提高质量,满足市场在功能化等方面的更高需要。
谈到未来化纤行业发展趋势,蒋士成认为,生物质纤维材料将成为替代化工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现在中国工程院正在做的课题就是关于生物质纤维产业化和工程化的战略研究。此外,可循环、可再生、可降解的纺织纤维也是未来发展方向,有些企业和高校已经在研发,部分正在产业化。再有就是功能性纤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提出要做超仿棉,使纤维在功能上接近棉,甚至是超过棉,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要达到800万吨的超仿棉生产目标。“现在我国涤纶行业已有2500万吨的产能。如果有1/3能做到超仿真、超仿棉,这个意义就非常大了。”蒋士成表示。
降低碳排放是一项长期任务
纺织染整是纺织产业链中和环保、节能减排联系紧密的一个环节,在未来环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染整的科技进步方面有什么新的动向?我国著名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降低碳排放是一项长期任务,纺织行业要关注环保和节能减排,首先要从减少碳排放开始。
周翔指出,现在地球上气温越来越高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因为二氧化碳具有保温的作用。遏制二氧化碳过量排放成为我们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海平面上升就是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据预测如果大气温度比上个世纪升高4℃,将会出现灾难性后果。纺织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国家把纺织行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因此,纺织行业的重要一环染整业必须要加大减排力度。
国际上有一个征收“碳关税”的说法,去年国家科技部领导曾表示,与其让美国人来收我们的碳关税,不如我们自己收。因此,制定一个约束的办法,对于国内企业减少排放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也大力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纺织企业也正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意义。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差距。
美国有项统计数据表明,企业在生产中大约有30%~40%的水是被浪费掉了。因此,企业应加强管理,让每一个员工都有节约能源的意识。
纺织业需要交叉学科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是我国著名的复合材料和特种纺织材料专家。他向记者介绍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遇到的难题。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下游用户千差万别,很多产业用纺织品企业不了解下游需求,而下游企业也不知上游产业用纺织品企业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他说,产业用是一个学术交叉的学科,必须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其他行业的需求,而其他行业也需要有渠道能够将自己的问题反映到上游来。开会时要请一些交叉学科的专家学者来参加,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聚到一起,才能碰撞出“火花”,否则产品和需求间会出现偏差。
他还特别提出了一个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问题。他指出,要有一批跨学科的人从科研中“超脱”出来搞战略研究。“现在纺织行业缺少做基础工作的人才,产业用方面尤其需要这种人才。他们知识面要广,要有战略眼光。”他还指出,一些国外工程公司可以将科研机构的成果推广出去,但是国内还没有类似的机构在做这样的事情。
对于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举办“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这样一个盛会,专家们纷纷表示,对推动我国纺织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培育和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推动纺织科技创新的步伐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从参加会议的国内外专家阵容来看,也必将成为一届全球纺织科技精英齐聚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