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征/李红梅
恰逢“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如何从大到强,如何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坚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成为棉纺业界同仁关注的中心议题。同时,各国棉纺织工业都面临着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命题,业界都在探索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10月16日~17日,第七届中国国际棉纺织会议在江苏盐城举行,为广大棉纺织企业做好战略调整提供了决策信息,也促进了国际棉纺业界的相互合作。
此次会上,中外代表就纺织全球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棉纺织原料与市场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以及技术创新、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演讲。中外企业代表还在会议期间进行了集中会谈,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寻找合作的途径。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主线
“十二五”期间,中国棉纺织工业面临着新的国内外环境,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给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及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目标,为推进行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恢复缓慢,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和带来的贸易摩擦也会更加激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必须要坚持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为主要目标,以繁荣市场和扩大内需为重要支撑,以节约能源、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途径。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引领时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
王天凯表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世界纺织的发展,必将会迎来国际合作的更加深入,合作的领域更加广泛,合作的方式更加多元,中国纺织业面对高成本时代以及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等制约因素,在加快自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同时,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重点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建设棉纺织强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分析了建设棉纺织强国的发展基础和面临的环境之后,朱北娜指出,建设棉纺织强国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提高行业的质量效益;致力于技术进步、转型增效、结构调整;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行业自律,优化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加快品牌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伟指出,中国纺织工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统计数据来看,纺织总体运行形势良好,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目前许多企业确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行业发展当中的趋势性、苗头性的问题不容忽视。他认为,我国纺织工业的整体实力增强,但是存在着以下问题:行业出现明显分化;产业价值链不完整,缺乏国际话语权;存在着关键环节的瓶颈制约,附加值提升受到影响;原料进口依存度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他表示,转型升级仍是纺织工业“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纺织大国的地位不断巩固,大而不强的特征依然明显,正处在从快速增长期向成熟期转变的关键阶段。要实现2020年建设纺织强国的目标,要坚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注重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实现发展速度、结构和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注重由追求产业链的完整向完善价值链转变;注重由东部主导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转变;注重由国际市场开拓向扩大内需转变;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并重。
稳定棉花价格成为共同诉求
棉花价格是影响全球棉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上一年度棉价的大幅波动给各国棉纺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对棉花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再次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国家发改委经贸司李燕详细介绍了新年度我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分析和展望了棉花市场形势,美国国际棉花协会执行总监安泰介绍了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在保证棉花供应链具有竞争力,可持续性的发展以及推动棉花消费方面采取的措施,非洲棉花和纺织工业联合会理事长柏瑞·费舍尔介绍了非洲棉花和纺织业的发展。中国针织行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安徽华茂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功著,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涛则代表棉花产业链各方对棉花市场进行了分析,就相关产业政策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稳定的棉花价格对各方均有利是大家的共识。
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如何提升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本次会议探讨的另一个中心话题。印度棉纺织品出口促进署主席阿密特·路帕勒介绍了印度棉纺企业技术创新、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大韩纺织协会理事金寿基介绍了韩国企业应对成本危机的策略,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厂长周晔珺介绍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