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要继续保持其比较优势,适应新形势下工业化、信息化的要求,改变现行粗放的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打造自主知名品牌,提高工业创意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调整与优化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前不久,中国企业联合会按照国际惯例连续第7次推出了201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在所统计的40个制造业行业中,纺织、印染业与纺织品、服装、鞋帽加工企业(统称纺织企业)分别有13家、14家企业,共计27家企业入围本年度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入围企业的数量行业排序大致处于中等水平。
再进一步考察其指标,在所统计的40个制造业行业中,入围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纺织、印染业与纺织品、服装、鞋帽加工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平均利润、平均纳税总额、平均研发费用,分别位于第25位与第34位、第27位与第30位、第20位与第24位、第26位与第29位、第14位与第38位。
由此看出,在现代制造业的格局中,纺织行业作为传统产业,受其行业技术特性的限制,具有相对规模小、技术资金密集度低、附加值低的特征。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要继续保持其比较优势,适应新形势下工业化、信息化的要求,改变现行粗放的增长方式,调整与优化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纺织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根据不久前对国内包括纺织行业在内的8个行业的数家行业领先企业进行的调查,其中绝大部分企业都将加强研发设计能力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首要因素。纺织企业应当从体系角度出发,建设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效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其中要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不断提高研发投入。中外企业的无数经验表明,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始终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要务。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首先就是研发投入上的差距。从上面数据也看出,我国纺织企业的研发投入也是不足的。因此,我国纺织企业应当以加大研发投入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牛鼻子”,并在研发模式与投入结构上做相应的改进,确保研发高投入的可持续性。
注重原始自主创新。迄今为止,我国纺织企业更多的是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以引进技术再创新与集成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纺织企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其差距已经有了明显的缩小。今后的发展就需要更多地靠自身的原始自主创新来推动,而且只有通过原始自主创新,我国纺织企业才有可能超越国际先进水平。
第二,要努力打造自主知名品牌。
同发达国家相比,自主知名品牌也是我国纺织企业的软肋。因此,中国纺织业要走出低端困境,就要大量塑造自己的知名品牌。首先,产品质量是打造自主品牌的基础,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企业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市场表现,也就不可能拥有强大的产品和企业品牌。其次,全面优质的服务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因此,企业要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追求与客户保持零距离,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再者,要塑造一个强势品牌,首要一点就是必须创造广泛的知名度,这就需要借助媒体和各种营销手段,将品牌推向客户和公众面前。
第三,要把工业创意作为升级的新引擎。
我国纺织业的附加值多以加工劳动附加值为主体,占最终产品附加值的比例很低,而大比例的设计(包括技术、品牌)附加值几乎全部被发达国家获取。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纺织企业的工业创意水平普遍不高。因此,不断提升工业创意水平也是我国纺织企业提高附加值的重要途径。
纺织企业开展工业创意活动可以采取“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一是纺织企业提高对工业创意活动的重视程度,加大创意投入,设立专门的机构、人员,增加工业设计、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活动。这属于工业创意活动的企业“内部化”,可以看作是纺织企业由制造环节向服务领域延伸;另一种是工业创意活动从工业企业中剥离出来,交由专业的创意公司完成,扩大整个工业创意产业市场的总量,这属于工业创意产业支持、提升制造业的范畴。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后一种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进行工业创意活动的主要方式。
第四,要优化供应链管理。
我国纺织行业之所以目前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主要原因还在于我国纺织企业只是一个加工车间,许多情况下上游的原材料供应链与下游的价格链都掌控在别人手里。因此,优化供应链管理是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向产业链两端延伸,研发和市场正是我国纺织业目前所缺乏的。因此,我国纺织企业应当在生产环节上全力向上游与下游拉伸,力争改变以加工为主业的发展方式,打造一条从上到下、纵向一体的“垂直产业链”。
借力信息化,纺织企业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目前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少运作成熟的软件系统,但信息化绝不是单纯的软件应用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架构的调整、业务流程的重组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