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0月公布数据显示,当月出口同比上升了15.9%,低于市场预期值的16.1%。与此同时,进口同比上升了28.7%,高于市场预期,并高于上个月大约8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进口增速大大快于出口增速,且传统市场出口放缓趋势明显大于新兴市场。
此外,10月的贸易顺差报170.33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58亿美元。
然而,由于缺乏内需的旺盛支撑,未来进口有下滑可能。从一系列内需指标来看,中国工业增加值10月同比增长13.2%,低于9月和市场预期。同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远低于市场预期,仅增长了17.2%,唯一与市场预期接近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前10个月同比增长24.9%,略高于市场预期。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内需也出现了一定的减缓趋势。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对欧美日传统市场增速减缓,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前10个月,中欧双边贸易增长20.2%;中美双边贸易增长16.8%,放缓趋势明显。相较而言,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分别增长34.6%、37.4%、43.8%和87%,均高于同期中国总体进出口增速。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基于目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外需疲弱可能在未来数月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出口。在G3经济体增长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中国将需要在未来进一步实施结构性调整,保持经济的正常增长,中国出口将在未来数月大幅放缓。
目前看来,欧洲经济很可能进入衰退。欧洲各大企业的CEO对前景也多半表示悲观,认为这一波风暴将重创区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欧洲最大石油业者荷兰皇家壳牌石油的执行长沃赛认为,企业应及早做好准备,以应对经济放缓甚至轻微衰退。法国保险业者安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查尼则指出,信贷紧缩加上融资成本提高,导致欧洲经济正迈入衰退期,企业只好降低生产以保有现金。至少面向明年,欧洲企业可能会显著减少资本支出。
平安证券分析师石磊预计,明年中国可能为20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多年来最艰难的时刻,不能排除明年出现年度贸易逆差的可能性,今年中国贸易顺差可能较上年减少500亿-1000亿美元。
安邦咨询分析师表示,对于贸易商们而言,内需可能是一个出路,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超预期增长显示目前中国内需可能正逐渐承担大任。
从未来两个月的情况来看,由于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中国未来两个月的出口很可能进入个位数增长,这将大大增加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尽管与投资和消费相比,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出口的明显减速也将对很多行业带来问题,并导致就业困难。
澳新银行发布报告显示,房地产市场的快速降温,可能带来明年房地产开工率的下滑,银行抵押资产价值的下降,这些都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速在明年上半年快速放缓。由此,中国应该尽快放松货币政策来应对这样的风险。
从市场情况来看,很多市场指标已经显示出政策调整的迹象。近期以来,反映市场流动性的上海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出现明显下滑,而一定程度上反映加息预期的人民币利率互换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跳水。与此同时,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而发行的金融债也开始获批,年底前发行的总量可能超过数百亿元人民币。
当然,微观层面上的放松仍然需要宏观层面的配合。在时点的判断上,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在本月底或者下月初召开。市场人士认为这将是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关键时间窗口。
由于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减弱,中国净出口对 GDP 的贡献率已经跌至负值,其对整体经济表现的拖累态势,但出现过度恶化的可能性不大。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外贸下滑的态势,并要求通过信贷政策来对外贸行业进行支持。中国银行金融分析师侯丽萍认为,这些政策将减轻外部需求下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