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深股市今天深度回调,两市指数盘中几无反弹表现,收盘时也没有止跌迹象。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466.96点,下跌2.48%,沪市成交924亿元;深证成指报10313.33点,下跌2.55%,深市成交902.4亿元。
盘面点评:
国际板概念股午后表现强劲。东睦股份和联美控股涨停,罗伦股份上涨9.94%,万业企业上涨8.84%,成霖股份和大江股份上涨超过5%
环保板块普跌。长青集团下跌4.87%,国电清新下跌4.83%,开能环保下跌4.51%,兴蓉投资下跌4.48%,碧水源下跌4.20%。
化纤板块跌势较重。澳洋科技下跌5.16%,中材科技下跌5.07%,南京化纤、海利得、霞客环保和神马股份等跌幅超过4%。
有色金属板块大幅下挫。鲁丰股份下跌5.68%,贵研铂业下跌4.94%,利源铝业下跌4.71%,中色股份下跌4.65%,锡业股份下跌4.57%。
金融板块中银行股跌幅小于券商股,但多数跌幅也超过2%。兴业银行下跌3.21%,宁波银行下跌2.99%,浦发银行下跌2.83%。券商股跌幅多在3%以上,国海证券下跌6.49%,山西证券下跌6.28%,方正证券下跌3.92%。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分别下跌5.21%和4.58%。
综合评论:
由于沪深股市存在上行压力,指数回落在情理之中,但两市指数跌幅超过2%,还是让人颇感意外。
上证综指在2500点至2600点左右,是8月份以来的一段密集成交区域,因此的确存在一定的上行压力,但这并不致两市如此暴跌。而在政策放松预期和欧债危机问题上,今天并没有意外利空消息,市场的大环境并没有变化。
今天盘中出现在媒体上的两则消息值得关注。其一是据财经网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上周五接受布隆博格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国际板目前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并“随时可能推出”;其二是《21世纪经济报道》16日援引消息人士称,今日上会审核的新华人寿IPO申请已获证监会通过。
这两则消息都从供给层面给A股带来了压力。国际板如果推出,新上市的品种多为大市值品种,因此其影响等同于A股扩容。由于徐明上周五的表态并没有给出任何时间表,由此带来了推出时间的不确定性,市场可能因此存在规避风险的需求。国际板概念股午后异动从侧面印证了这一影响。
新华人寿IPO获批的消息则影响似乎并不应那么大。首先市场对此已有预期,其次新华人寿大力缩小了发行规模,发行A股不超过约15854万股,预计融资规模不及50亿元,较此前市场预期的200亿元规模明显减少。
现在中国股市面临供给压力带来的影响,其实和早前已有所不同,因为货币和信贷政策已经开始松动,需求有望逐步回暖,这将对冲供给压力。当然,在政策松动早期,市场依然会对扩容的利空消息反应敏感。
综合来看,上证综指在2500点上方本身就存在压力,同时资金在中小盘股和概念股上毕竟收益颇丰随时可能兑现,而国际板等扩容消息也可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鉴于市场大环境还未改变,国际板推出尚无时间表,A股回调更应关注技术面因素。今天上证综指大幅回调至20日均线附近,此处支撑作用非常关键,若未来两日能稳住于此或展开反弹,市场仍将维持振荡格局;若轻易失守,则指数可能向下一个台阶迈进。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