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原料波动再现“不赚钱” 纺织企业成本控制风险升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3日

  原料价格波动考验企业成本风险控制能力已是纺织行业的老问题,多年来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纺织业未来发展仍将面临这一旧痛

  棉价大跌一度引起A股市场上相关个股的股价上扬。市场人士认为,棉花等原料成本在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中占比最高,价格下跌自然有助于企业提升业绩。但在山东德州、潍坊、滨州、枣庄等地调查发现,很多中小型棉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已经停产或倒闭,一些大型纺织企业则处于开工率不足的状况。

  “今年是我干纺织行业十多年来最困难的一年。”于风君说,“金融危机时都未停产的厂子,目前已停产一个多月了,而且还不能开工,开工就赔钱。现在还有200吨的库存没卖掉。”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在夏津县亨利棉厂里,这些未卖掉的库存“碉堡式”地分散在近千平方米的厂区里。

  孙日贵介绍说,往年这个时候是最忙的,销售部门订单涌来,向生产部门争抢机台,但今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形。“我们过去还有百分之二十的产量依靠外协厂,现在已经很难保证外协厂全部有活儿干了,只能努力去保那些有一定实力、忠诚度高的外协厂。”

  于风君说,棉价的快速下跌放大了企业经营风险。他算了一笔账:今年厂里买进籽棉的价格在4.4元/斤-4.5元/斤,剔除约三分之一的发霉、变色的籽棉,每吨成本达到12000元。

  “其他成本一直在提高。人工成本从去年每人每吨60元/天提高到每人每吨80元/天;加工好的棉花每吨要交300多元的税。另外,今年电费上涨了3分多。这样算下来,一吨棉花的总成本17000元左右。目前的售价却是17000元多一点。算上隐形成本,以这样的价格卖掉就会赔钱。”于风君说,“尽管国家出台了19800元/吨的收储价敞收,但由于今年棉花质量不好,加工出的棉花(皮棉)达不到国家收储的标准,无法交售,企业只好停产。”

  想交储,达不到标准;卖掉,又赔钱。棉花加工企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很多企业最后不得不选择停产或宣布倒闭。山东枣庄恒祥纺织有限公司老板郭耀中说:“枣庄有近10家企业停产,周边临沂有40多家企业倒闭,郓城一带倒闭的更多。”据德州市棉花行业协会的统计,目前德州地区的103家棉花加工企业以及247家纺织企业的开工率基本维持在70%左右。

  为何企业经营状况在棉价大跌的今年比价格大涨的去年还糟糕呢?宏源期货棉花期货研究员王勇认为,根源在于终端棉成品的出口情况有变。因为去年棉成品的出口价格高、量大,可谓是纺织行业“被赚钱”的一年,从终端的出口企业到中游的纺织企业,再到上游的棉加工企业,再到最上游的棉农,每个环节都赚足了钱。而今年终端棉成品的出口减少了,这首先导致纺织企业的棉纱销售不动,从而积压大量的库存。再加上有些企业是在去年高棉价时买入的原料,至今还未消化完毕,因此,高原料成本和高库存成本导致纺织企业陷入是否继续满负荷生产的困局中。

  从魏桥纺织便可窥见一斑。位于滨州市邹平县的魏桥纺织,是世界上纺织能力最大的棉纺织企业,被视为行业的“风向标”。业内评价是“魏桥涨,棉价涨;魏桥落,全国落”。在正常年份,当下正是魏桥纺织大规模采购棉花的时候。11月7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公司多个厂区门外不见运货的大车出入。

  “我们厂加工成的棉花,1/3运往魏桥。去年运了1000吨左右,今年才运了200吨,魏桥就停购了。”于风君说。停购原因从魏桥纺织半年报中可依稀找到:棉花价格先涨后跌,下游客户采取观望态度,影响了公司上半年销售;并预期下半年国际市场对纺织品需求增速或有所放缓,出口缓慢下行的趋势有可能持续。

  “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让国外客户不敢下单,导致需求量减少。此外,尽管国内棉价大幅下滑,但国外棉价同样下跌,甚至已低于国内,反而导致中国纺织品的竞争力下降了。”某大型企业负责人说,“更关键的是,国外客户根本不认为目前棉花价格到底了。这在新签合同时有明显体现。”他建议,国家应加大棉花收储力度,将年储备量提高到500万吨,降低国际巨头对棉价的影响,达到熨平棉价大幅波动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从源头保护棉农及纺织产业链上企业的利益。

  实际上,原料价格波动考验企业成本风险控制能力已是纺织行业的老问题。业内素有“七纱八布”的说法,大致是指原料在纱类产品的成本占七成,在布类产品的成本占八成,而服装成本中原料所占比例一般也达到六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中心副处长刘欣说,从成本占收入的比重来看,纺织业成本负担十年来变化不大。2001年入世之初,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88%,到2010年,这个比重为87.79%。

  不少业内人士担心的是,企业成本风险控制能力入世十年来并没有得到整体的、大幅度的提升,纺织业未来发展仍将面临这个旧痛。

稿件来源:中国证券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全球最大纺织品集散地“中国轻纺城”门可罗雀 出口成交量锐减两三成[2012-07-08] 
·生存空间渐萎缩——服装业:订单零碎化下转型升级[2012-05-16] 
·生存空间渐萎缩——服装加工业:订单零碎化下转型升级[2012-05-10] 
·新兴市场抢单艰难——转型中的纺服业:内销市场能否成救命稻草[2012-04-06] 
·品牌之梦的起跑线——服装标准化:关键核心技术还不多[2012-03-27] 
·资金周转陷困局——融资难:压倒服企的最后一根稻草?[2012-03-27] 
相关出处  
·茧丝绸“十二五”打造民族品牌[2011-11-22] 
·美小企业对经济前景信心连续两月上升[2011-11-09] 
·10月份印度出口额环比跌19.7%[2011-11-09] 
·宏达高科上演机构“对台戏”[2011-11-09] 
·新华锦拟购集团假发制品业务[2011-11-07] 
·中国服装退出顺德中服[2011-10-31]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