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纺织强国?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地位、环境、结构、人才四个方面。
先谈地位。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这三大历史定位反映了纺织工业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繁荣作出的贡献。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紧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时期,纺织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美化人民生活、减小城乡差距、缩小贫富差距、平衡国际收支等社会领域问题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面临全球化格局,我们要以全球视角,在国际竞争中寻找新定位,创造参与全球竞争的新优势。企业要敢于参与全球竞争,注重品牌建设,向高端市场发力,从而巩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传统并不意味着落后,而意味着精华,意味着传承中不断发展的价值。现在纺织工业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与时尚文化创意有机融合,这是纺织工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意味着纺织工业的地位、作用以及内涵与外延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纺织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巩固和增强了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在环境方面,世情和国情均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反映了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动力发生偏差,缺乏新的科技成果支撑,追求非理性的利润,投机产生泡沫经济。尤其是房地产泡沫引发次贷危机,进而引发金融界动荡。国家过度利用财政救市后,又出现债务危机,继而引发社会动荡。反观国内经济,独树一帜,稳步增长,而且今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实现软着陆,抑制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着力点,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基点,并且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给以内需为主、注重民生的纺织产业创造了发展机遇。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经济环境中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存在,环境与资源压力短期难以解决。纺织行业的发展定位于转型升级,这不仅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转型升级是发展主线,而结构调整是主攻方向。扩展说来,结构调整又包括总量结构调整、市场结构调整、行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企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调整等方面。
从总量结构可以看出,资源与市场容量是制约总量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能源资源日益紧张,我国某些纤维资源依赖进口,而国外原料市场不可预测和控制。另一方面,我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意味着纺织总量还会得到很大提升,再考虑到国民收入与支出问题,纺织工业应针对有效需求来规划总量。
市场结构包括内外两方面。由于经济危机的发酵作用,国际贸易市场低迷,增长放缓。发达国家从高端对我国贸易实施打压,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加之一些新兴市场国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制造加工业的挤占,出口企业面临夹缝中求生存的局面。因此,企业不能将国外市场作为更多、更好发展的据点,而应将支撑点放在国内。我们要以经济发展促进消费,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纺织三大终端需求中产业用纺织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扩大内需的主要增长点,是市场调整的关键点。
在行业结构问题中,那些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的行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例如新型纤维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用纺织品等。提及印染行业,它处于产业链中间,是上下游的链接点,附加值高。但是由于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逐步加大,地方政府压缩了该产业的生存空间。印染业的发展潜力受到限制,在产业链调整中处于不利的局面。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从行业发展角度考虑还要继续加大技术改造,相信先进的技术能够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绝不能放弃印染产业,如果放弃,就人为割断了产业链,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将会受损。
区域结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牵涉到产业合理布局的问题。我国纺织工业布局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刚刚解放时,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中心城市;计划经济时,中西部城市建立了新兴纺织基地,改革开放后实行市场经济,在非公经济的发展下,沿海区域又重新成为纺织工业的主要发展基地。然而在新形势下,具有发展眼光的企业选择中西部地区进行战略转移。由此可见,区域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当前区域结构调整首先应明确各大区域的主要定位: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高端资源优势,中部地区要通过承接东部转移产业来完善纺织工业生产体系;而西部地区应发挥原料、民族服饰文化等优势,适当发展一些初加工业,甚至可以利用边境贸易发展加工型的边贸产业。明确定位后,我们要在市场机制推动下,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在行业协会的推动下,逐步完善产业在新时期的布局和区域性结构调整。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中,建设像杜邦这样跨国型的国际大企业是重要的内容。通过市场机制、资源整合、兼并重组、跨国配置等方式,有条件地打造行业的航空母舰。同时,我们绝不能忽视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首先它们是行业的主体,其次它们是大型企业配套协调的微观机构,最后这些企业事关民生,也是解决就业的主体部分。整个行业要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他们的整体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使企业在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拥有更坚实的基础。
产品结构是企业比较关注的问题。从创新出发,以科技为手段,生产短周期、个性化、多层次、绿色生态、智能化等大众需要的产品,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需求。
以上的结构调整是下一步调整的主攻方向,同时需要本源性的武器,应该把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作为调整结构本源性的核心内容。这是纺织强国建设的战略性任务。科技方面要按照“十二五”的科技发展纲要来规划;而品牌作为行业新的竞争点,下一步要提高品牌贡献率,营造品牌生态环境,同时在全行业树立起以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为主的价值体系,有力的推动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是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主要体现在绿色生态循环三个主要领域;人才是强国之本,没有人才队伍,强国目标就无法实现。实施四大战略任务,才能推动结构调整,才能真正建立起结构合理、技术先进、附加值高、清洁安全、吸纳就业能力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