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现货回暖小幅走高,特别是撮合、期货涨势明显,大幅收高。业界人士对此还有疑惑,大多认为在消费低迷的情况下,棉花的涨势令人费解。大的环境确有不利因素,而且这些因素还真不少。世界经济的低迷,特别是欧盟的主权债务危机阴云不散,这直接造成我国纺织行业的出口不利;国内对房地产的调控、股市的低迷不振,消费疲软等。这些都制约着纺织行业的经营和发展,间接压制棉花价格的走高,成为业界人士不看好棉花后期走势的主要原因。
市场总是在矛盾中发展,主次矛盾总是在不断变化和交替。我们在现实面前不妨登高望远,从中发现其积极因素,看看后期市场那个矛盾点要唱主角,引导棉价的大方向。
1、粮棉收入比、货币贬值因素要求棉花价格涨至一个合理水平。按农民的意愿,种棉花的收入应该高于至少不低于种粮,因为种棉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成本较高,影响纯收入结果。以黄河流域为例,按正常年份没有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下,一亩棉花产量约550斤、小麦1100斤、玉米1200斤;种粮毛收入是:1100×1.05+1200×1.00=2355元,棉花价格应不低于:2355÷550=4,28元∕斤,加工厂收购价应在4.50元∕斤上下,中间差价是棉贩和加工厂的费用及利润。而今年的三级籽棉价格年前大多时间是:加工厂收棉价3.90元∕斤,棉农售价3.70元∕斤。由此可见棉农的种棉意愿受到严重打击,拔棉柴种小麦也就见怪不怪了。08年以来的货币贬值幅度大家都能感受得到,这也要求棉花价格彻底告别原来的计价水平,进入一个新的水准,在此不再赘述。这两个因素的要求要么通过市场自身调节,要么通过政策顺应市场调节,这个要求的目标是必须达到的。否则,将会引起棉价的暴涨暴跌。
2、消费的疲软不构成对处于极端底部的商品价格的制约。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严重伤害供应者的生产积极性时,生产者往往通过减少供应来促使价格达到一个合理水平,疲软的消费并不影响生产者对合理价格的追求欲望。今年的棉花价格就是这样的特例,棉农关心的是他的收入是否合理,由此决定下一年的种植规模的增减。减产的预期必然抬高价格,促进流通活跃,增加商业库存,减少市面供应量,在合理的价格水平上达成一个新的动态平衡。
3、用国外的棉花价格和国内作比较是不合理的。业内人士反映,国外(例: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棉花价格比国内便宜很多,进口价格低廉,会造成对国内棉价的冲击,压制棉价的上涨,这是事实。但我们不要忘了我们是中国人,吃喝拉撒消费在国内不是在国外,必须适应我国的消费水平,各国发展的现状不同,消费水平必然有差异,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国情。我们生产不出美国低廉成本的商品,也不会降低到印度、巴基斯坦的消费水准。进口是对我们需求和安全库存的有效补充,在现在价格水平进口不是国家压制国内棉价的目的和目标,这一抑制因素是暂时的。在新年度减产等有利棉花价格上涨因素的预期下,国外棉价也会上涨,进口棉定会水涨船高,对价格的压制减弱。
4、粮油棉等大宗有关国计民生的商品我们不能迷信和依赖国外市场,必须保证自给自足,这对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尤其重要,进口只是辅助。如果出现大的失衡,他们是不会怜悯我们的,这在国内大豆进口方面已有教训。今年的收储起到了压制去年高价、托起今年低价的效果。棉花减产的预期已经引起市场的警觉,政府部门会高瞻远瞩制定出利于我国棉花生产、纺织业发展的政策,来平衡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粮棉收入比、货币贬值因素要求棉花价格涨至一个合理的水平,疲软的消费、低价进口棉的压制作用是暂时的次要因素,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的调节下,棉花价格会慢慢回升,进入两万时代,彻底告别原来的计价水平。(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棉市观潮 QQ 245432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