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企陆续放假纱线库存有所消化
"小寒、大寒,眼看过年",传统新年即将到来,经过一年的低迷"寒"情,在春节前随着下游积极补库及棉花原料小幅反弹,部分纱厂谨慎上调纱价,棉纱市场"喜"迎新年。据了解,近一周山东聊城、河南等地区几家纺纱厂陆续上调棉纱价格300-500元/吨,目前高配32支棉纱在27100元/吨左右,高配40支棉纱在28300元/吨左右,但实际成交情况因年底临近陆续减少。截止到1月18日纺织企业放假近70%-80%,其余的1月21日停车放假,具体开工时间在正月初八到十五之间。据统计,因节前棉纱市场稍有活跃,中间贸易商积极囤货,棉纺厂纱线库存有所消化。
收储结束棉花何去何从
经过2011年棉花的高台跳水,国家为鼓励棉农信心,保证纺织企业原料供应,9月8日启动收储预案,在收储期间,国内棉价在政策的支撑下止跌企稳,近期有所反弹,特别是好等级皮棉更是受到纺织企业的青睐。截止到1月17日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累计成交2470740吨,新疆累计成交1518600吨,内地累计成交952140吨。目前多数棉商及纺织企业开始考虑收储结束后棉花又将何去何从?收储结束后,市场供需将决定棉花呈现理性回归,修复盘整,波动幅度有限。考虑到明年需求方面,国内国际形势都不容乐观,标普先后剥夺了法国等九国及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信用评级,市场对欧债担忧势必会影响国内纺服出口预期。
多数纺企对节后棉纱反弹持谨慎态度
目前棉纱市场出现了暂时的回暖,但春节后棉纱能否持续好转及反弹幅度多大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据卓创调查,近六成的纺织企业认为节后两到三周棉纱维持小幅反弹,成交较为活跃,但好景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原因在于节后纺织企业恢复开工加大对棉纱的采购,这段时间是用纱企业传统补库旺季,因今年长单、大单普遍偏少,需求难以持续好转,进入2月下旬市场可能陆续进入僵持状态。
终端需求限制节后棉纱或乍暖还寒
2012年是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传统的纺织产品利润空间的缩减迫使纺织企业向新型纱线等方向发展。2012年纺织市场的复苏之路充满众多不定因素。新年伊始,万物复苏,随着棉花市场企稳棉纱市场也可能缓慢进入"春天",但因终端需求依然要受到国内外综合环境的制约,节后棉纱或呈现"乍暖还寒"的局面,建议纺织企业节后以顺价出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