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2011年是否标志着日本贸易迎来转折点,日本今后将从长期贸易顺差国沦为贸易赤字国?对此,日本各界看法各异。
日本银行总裁(央行行长)白川方明24日表示,2011年贸易收支出现赤字主要受“3·11”地震和核电事故影响,是“暂时现象”,日本的贸易赤字不会长期化。
不过,日本一些经济学家担心,导致2011年日本贸易赤字的一些“暂时”因素可能会长期化。以电力结构变化为例,受福岛核事故影响,日本现有54座核电机组中,50座已因事故、定期检查等停运。如果完成定期检查的核电站不能如期重新运转,意味着日本核电将彻底停止。这将给日本进出口贸易带来双重影响,电力短缺直接制约生产和出口,而增加火力发电将使能源进口继续大幅增长。
除电力短缺外,2012年日本经济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还包括欧元大幅贬值带来的日元升值、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原油价格飙升、发生首都圈直下型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等。
不过,早在2005年,日本政府就曾预测,到2030财政年度日本将成为贸易赤字国。实际上,近些年来,随着日元升值、日本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生产、韩国等出口竞争对手崛起以及欧美市场萎缩,日本的贸易体系一直在缓慢调整中,包括加大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强化海外出口基地功能、增加国内产品的附加值等。
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1年发生的大地震,使日本贸易结构的调整比预想中提前了20年。
但贸易结构的变化可能给日本经常项目收支带来深刻影响。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收益收支、转移收支。一直以来,贸易和收益的“双顺差”保证了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巨额顺差。以去年11月份为例,贸易逆差额为5851亿日元,但实现收益收支顺差9340亿日元。
日本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问题是,如果贸易赤字成为日本国际收支中的常态,收益顺差是否能一直弥补贸易赤字。对此,日本摩根大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菅野雅明预言,2015年日本将出现经常项目赤字。届时,日本海外投资的收益收支顺差将不足以填补贸易收支和服务收支出现的巨额赤字。果真如此,日本将从“成熟的债权国”沦为经常项目赤字国。
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日本将不得不动用过去积攒的财富来确保能源进口等需求,此前主要依赖国内市场消化的公债发行也不得不向海外吸纳资金。有日本媒体指出,鉴于2015年前后日本可能沦为经常项目赤字国,通过增收减支重建财政的课题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