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裳霓影间,音乐律动中,T型台上的模特们展示的不仅是下一季服装流行趋势,更是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之艰。
3月1日下午,一场时装秀在第22届华交会(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现场上演。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纺织制造与贸易事业部副总经理汤春方对《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表示,这场“秀”,也是一家上海老牌服装外贸企业由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艰辛转型的缩影。
“这次参加华交会,我们带来的80%的产品都是新品,比如新面料的研发,还有设计师原创的服装款式。”上海新联纺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勤对本报记者表示,“金融危机后,外需市场下滑非常明显。原材料、人工成本上升,只有中高端产品的出口仍有议价空间。”
黄勤表示,从目前情况看,预计第一季度出口情况不是很乐观。“1月份我们出口同比增长了15%左右,2月份基本持平。”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726亿美元,同比下降7.8%。其中,进口下降153.%,出口下降0.5%。
作为全国外贸领域的春季第一展,华交会历来也被业界作为判断上半年日用消费品类商品出口走势的“晴雨表”。本届华交会设立了服装、家用纺织品、装饰礼品与日用消费品4个专业展区,参展企业达3500余家。
立丰家庭用品(南京)有限公司一位外贸经理表示,目前欧美市场不景气,尽管这次公司带来了一些研发的新产品,但由于报价要比同类产品价格高一倍左右,对本届华交会上的订单成交量仍然持观望态度。
“目前大多数外贸企业都很艰难,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不创新没有出路,但是研发成本提高,报价也高,订单就难拿。”上述外贸经理称,“每个企业都希望开拓一片‘蓝海’,但这有个时机问题,我们明显感觉这两年高附加值的产品,订单量远不如金融危机之前。”
上海申达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秋蓉对本报记者表示,从今年1、2月份反映的情况看,外贸形势很紧张,也许比去年还差。
“欧洲市场不好,正是我们企业‘走出去’的好机会,我们正在考虑收购欧洲的公司,或者雇用在当地公司工作过的员工,组建自己的公司,为欧洲市场复苏做好准备。”王秋蓉称。
“我们从2009年开始主动在美国设立了3家公司,当时也是美国经济较差的时候,希望不再是仅仅承接贴牌生产的订单,而是将公司的自主品牌推向国际市场。”王秋蓉说,“去年一年,这3家公司的业务收入就达到5000万美元,我们已经开始尝到甜头。”
黄勤表示,尽管主动谋求转型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只有主动转型才有新出路。“我们现在很注重拓展全产业链,从设计、打样、研发、检测,都是自己在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