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过山车”给纺织行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今年的棉价走势如何?行业又该如何去应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节目时给出了他的答案。
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者:
说到行业的稳定发展,我们就想到了去年棉价的波动,今年棉花的供求状况是如何的?
王天凯:
棉花从总量来讲,我们肯定是不足的。棉花这几年经历的用最通俗的话讲叫“过山车”,从前几年棉花一路走到三万,到一路走到一万多,确实给我们的生产企业带来了不少问题。去年大家说订单小、订单短,很大原因是大家看不准价格,不知道往哪里走。国家去年采取了收储政策,现在已经收到270万吨,我们每年还要进口一些,国际市场上的棉花我们也是可以取得的。说棉花供求,就涉及到体制的问题。如果按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我估计棉花能买到,但现在我们有配额,这样就会有紧和不紧的问题。 现在我们是用计划的手段来收储,不知道放储的时候用什么手段。如果说拍卖,可能我就无法说价格是个什么走向,高、低可能就会不完全反映供求的问题。加上国际上存在的各种情况,最近印度棉花不让卖了,高高低低我们无法判断。现在政策还没有出来,就看最后怎么定,我们非常希望通过流通体制的改革,能够真正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让企业能够自由的去购棉。至于怎么保护农民的利益?我认为会有办法的,只要把这些原则都商量好了。
记者:
协会在稳定棉价方面有没有具体的办法和措施?
王天凯:
第一,我们提出这样一些希望,包括收储放储,包括流通体制怎么做更好,我们已经提出很多次诉求。对企业我们要竭力的传递信息,说句实在话,棉花行业还是中小微企业比较多,他们对信息的把握比较滞后,我们能够及时的给企业提供一些信息,让他们把握好原料信息。最终还是通过政府部门把流通体制解决的好一些。
记者:
您刚才提到了棉花临时收储,我们常说它是把双刃剑。截止2月底国家累计收储棉花近270万吨,占年度产量的近四成。国内棉价也高于国外棉价超过4000元,这是否会影响棉纺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
王天凯:
毫无疑问肯定是有影响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去年整个纺织品出口基本数量上没有增加。比如美国市场,现在的毛巾跟棉制品出口都下降了,谁增加了?印度增加了,原因很简单,它棉花便宜。现在我们更加担忧的问题是因为我国长期处于资源配置不同价格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企业把厂子搬到外面去。棉花在纺织品成本中所占比重非常高,占到70%多,存在着未老先衰的问题,我们不是没有竞争,是可以有竞争的,但因为人家的棉花便宜,所以搬出去。上个月我们在东南亚专门看了一下,还是不无担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