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财讯援引外电报道,中国证监会官员以及外汇管理局官员上周以电话方式通知外资基金经理,中国政府将批准他们以往的所有提高投资额的申请,并允许他们将总投资额提高一倍。报道还指出,中国官员正在对资本流出、房地产价格下滑、股市疲软以及新出现的贸易赤字感到担忧,让海外资金更方便进入中国有助于抵消资金外流的影响并遏制人民币近期的贬值趋势。
点评:这则消息是《纽约时报》报道的,目前尚无任何官方消息对此进行证实。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是继地方养老金之后,又一则提供市场增量资金的利好。根据报道内容,目前可能正处于询问阶段,具体会有多少增量规模也没有确定。中国一直试图维持资金进出中国的稳定,一方面要严防热钱汹涌流入,另一方面也不会让资金持续流出。从近几个月的外汇占款情况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等信息看,中国确实有必要未雨绸缪。报道还表示,这可能意味着中国政府开始放松海外资本投资中国股市与其它金融产品的管控,但这可能更多的是因为对冲外资流出。
2. 中国央行昨日未发布央票发行公告。
点评:本周央票发行将继续暂停,预计今天还会有正回购操作,91天期正回购操作收益率会否继上周之后再度回落值得关注。隔夜至1月各期SHIBOR连续两个交易日有所回升,意味着短期资金价格已触底。
3.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央行周三表示,将从 3月25日起对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支行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加大向农村地区投放信贷的力度。
点评:这次央行将农业银行黑龙江、河南、河北、安徽4个省379家县支行新纳入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覆盖范围,可视作信贷政策的结构性松动,定向的向这些地区增加信贷资金投放。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全面放松现在并不现实,但结构性持续改善值得期待。
4. 中国政府网消息,中国国务院商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建设目标:初步形成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铁路运输服务基本覆盖大宗货物集散地和20万以上人口城市,农村公路基本覆盖乡镇和建制村,海运服务通达全球,70%以上的内河高等级航道达到规划标准,民用航空网络进一步扩大和优化,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点评:“十二五”期间,中国依然会保持交通基础建设投资的稳定投入,城镇化也是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动力。但预计这些领域的投资增速不会过快增长,会议提出的原则以安全、效率和优化结构为主。
5. 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已经原则同意《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规划》要求:(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巩固发展现代农业。(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三)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四)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六)加强森林、草原、湿地和江河流域等重点生态区保护与治理,强化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七)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包括棚户区改造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八)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点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突出了东北地区转型发展这一主题,在确保东北在农业领域重要地位的同时,对老工业产业提出了升级转型的要求,更注重了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软实力发展。《规划》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这长远的积极影响。短期内东北区域概念股也可能有交易性机会。
6. 中国政府网发布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县级公立医院和社会力量办医取得积极进展等主要目标。
点评: “十二五”期间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着重于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公立医院改革和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办医可能是最大看点。通知明确提出要放宽社会资本准入,一旦该领域引入更多的市场化竞争,中国医疗服务行业有望加快发展。由于医保改革,医药行业可能面临持续的政策压力,医疗服务行业相对而言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7. 《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股市周三,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跌,因能源类股走低且住房库存上升拖累投资者人气。道指收盘跌45.57点,至13124.62点,跌幅0.35%。标准普尔500指数跌2.63点,至1402.89点,跌幅0.1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小幅涨1.17点,至3075.32点,涨幅0.04%。
点评:昨晚美国股市继续表现较弱,能源类股和美国铝业下跌说明市场还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有所担忧。美国经济数据近月来一直表现出色,虽然也有部分投资者质疑数据可靠性,但这几天更多的可能是受对中国经济增长担忧的影响。
综合评论:
中国国务院批准社保管理广东养老金对市场短期影响已经淡化,中长期影响将看养老金入市规模和进程快慢。外资基金投资额度可能提高也是从资金面利好中国股市。当下中国股市还会纠结于基本面和预期的差异,从而维持振荡盘整的概率较大。上证综指再度在半年线获得技术支撑,预计暂时还会围绕半年线进行休整。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