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USDA)在3月底发布了春季棉花种植意向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美国意向植棉面积为7991.7万亩,同比减少11%。其中陆地棉意向种植面积为7827.6万亩,同比减少11%。皮马棉意向种植面积164.0万亩,同比减少12%。表面上看数据对棉价利多,但这种支撑能否发生作用、能作用多久,仍需综合多种因素来分析。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本季棉花种植面积预计在1300-1370万英亩,低于去年的1470万英亩。然而与播种面积相比,收割面积往往被忽视。如,去年播种面积从2010年的1097万英亩飙升至1470万英亩,收割面积却从1070万英亩减少至985万英亩。
另外还有弃收率问题。弃收率跟美国对农产品的保护政策有关。美国对陆地棉和超长绒棉都有补贴。补贴形式有直接补贴、反周期支付补贴、市场营销援助贷款、市场贷款准备金(贷款补足补贴)、平均作物收入选择方案、棉花竞争力保护计划。反周期补贴是基于市场价格、目标价格和直接支付的差额补贴,当市场价格加直接支付大于等于目标价格时,不进行反周期补贴,反之则进行反周期补贴。反周期支付补贴针对于农场,以种植面积和平均单产为依据。例如,2011年,播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许多棉农预期棉花不会有好收成就会弃收,以获得保险金。因此,弃收率也是美国棉花产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1999年至今美棉年平均弃收率为12%左右,然而去年却超过了30%。如果2012年的弃收率回归到较为正常的水平,就算棉花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对比去年的收割率和面积而言,今年的产量仍会大幅增加。USDA预测新年度产量或至1700万包,高于今年的1567万包,但估计这个数字仍属保守。按照目前植棉面积和弃收率预测,实际数字恐怕比USDA更利空。
我们注意到,相对今年棉花供需过剩的情况,棉价所承担的压力却不见得很大。这是因为我国收储政策的稳定市场作用,收储无疑增加了中国对全球棉花后市价格走势的影响力。但反过来考虑,如果下半年国家抛出储备棉,棉价产生动摇甚至回落将是毫无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