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届广交会第二期于4月23日开幕。与一期的机电产品企业相比,二期展出的日用消费品、礼品类及家居装饰类产品更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也更加敏感。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探营此次广交会发现,传统外贸型企业遭受内外挤压依然明显,但创新型企业接单形势良好。
观望气氛浓烈
传统企业利润更薄
23日,广州琶洲馆内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显得有些稀疏。还未到撤展时间,一家佛山瓷砖企业就收拾展品。
“今年来咨询的外商不多,即使见了几个客户,反馈回来的也特别少。”提起企业在本届广交会的表现,该企业市场部经理黄辉颇为无奈,“整个国际经济环境都不好,今年出口量预计至少下滑30%。”
黄辉抬手一指周围的陶瓷企业同行:“你看大家卖的产品都差不多,太依赖于价格优势,今年价格战看来是又要血拼了。”在5天的参展时间里,最让黄辉感受深刻的是,今年国家各种刺激内需政策均已退出,国内外市场的双重低迷让企业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价格战不仅使陶瓷行业陷入血战,也让其他行业硝烟弥漫,一个外商的订单往往面临多个企业争抢。
“现在基本没有现场下单的客商了,大部分外商都是不怕辛苦全部看一圈,不停地比较观望,然后就是和中国厂家砍价。”广州鸿润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李雪花说,“去年初各种原材料涨幅达20%左右,劳动力成本每年要涨30%左右,影响企业的综合成本上涨15%以上,而企业的出口利润也就是10%—15%,相当于把利润全吃进去了。”即使是这样,谁都不敢率先提价,“为了将积压的库存清理掉,一些生产企业不惜以更低的价格出口,保证回本即可。”
除了国内同行,其他国家参展商的加入,也使这场“战争”再度升温。
为扩大进口,今年广交会第一、第三期设立了进口展区,吸引了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520家企业参展,其中很多具有创意和技术的产品让人耳目一新,这些产品的附加值远高于出口展区很多中国企业的贴牌产品。
一家越南参展商表示,同样质量的产品,因为人工成本较低,他可以比中国产品便宜5%左右,虽然差距不大,但市场接受度就会提高,“而且,与中国比较,越南进入发达国家可以规避贸易壁垒”。
内外挤压之下,传统生产企业普遍觉得利润早已单薄到可以“忽略不计”了。
欧美客商锐减
新兴市场表现抢眼
对于佛山隆全陶瓷有限公司的刘生来说,每年的广交会都是公司拓展外贸业务的重要机会,但是今年欧美客商锐减,让这家以东南亚、欧美为主要销售市场的公司相当头疼。 在刘生的印象里,金融危机时的2009年,广交会也曾遭遇类似情况,但当年扩内需的政策带来很大市场机遇,即使海外市场低迷,对企业的杀伤力尚可接受。
“但是今年的交易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国内市场尚未稳定,欧美地区的客商下单也更加谨慎。”刘生表示,广交会一期上的成交量虽然比去年增加30%左右,但是产品价格比去年下降5%—10%,因此利润并没有增加。
欧美客商下单谨慎,而新兴市场需求旺盛,是今年广交会上很多参展商的共同感受。
“我们也是以欧美市场为主,今年欧美客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0%。反倒是中东、南美市场发展比较快,订单有明显增长。”东莞一家灯具生产企业的市场部经理黄坤认为,中东、南美客人的购买力强大,将会成为企业出口增长的重要推手。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广交会第一期结束,境外到会客商共93085人,较上届同期略有增长;其中来自新兴市场的采购商就达到了30498人,约占与会采购商的四成。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表示,欧美等传统市场采购商的订单在逐渐缩水,中单、短单比较多,极少有大订单。而从前三天广交会的交易情况来看,虽然传统市场继续萎靡,但以巴西等为代表的刚性需求较大的新兴市场,有效填补了市场缺口。
加大研发力度
创新产品逆势而上
尽管压力大、挑战多,但在许多加大创新力度的企业看来,目前的市场其实是充满希望的“蓝海”。
在广交会建材馆最显眼的位置,本报记者看到了宏陶陶瓷的大规模展位。“这届宏陶的成交情况与上届相比有提高,今年出口形势相对比较乐观。”宏陶企业出口总经理伍剑峰在现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建陶企业,提高企业外贸出口业绩,打造有国际影响力品牌的同时,要为展示佛山制造的创新成果贡献一份力量。
“虽然签约量还没有完全统计,但从第一期总体情况看,预计今年订单增长10%左右。”在照明展区,东莞一家LED生产负责人正在向外商推介产品,“行业竞争的确越来越激烈,但我们开发了很多新型产品,在国外也属于高端领域,所以不担心今年的成交量。”
从单纯的制造环节向上、下游延伸,提升附加值,成为众多企业的发展策略。
“作为买家,我们既看质量又看价格。”广州番禺区从事车内装饰配件贸易的钟宏认为,国内高端产品附加值还不够,而中低端产品的价格又竞争不过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还是那句老话,打造‘中国创造’才是长远发展的唯一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