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税收正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正常转型,结束过往的高增长,让利于民间显得尤为迫切。新近发布的财税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税收高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较之去年一季度高达32.4%的增速,同比回落了22.1个百分点,创出三年来最低。
表面上看,这似乎预示着税收增长开始迈向常态,若考虑到目前经济急速放缓的现实,眼下的税收增长并非政策主动减税之效,而是出于经济低迷下的被动结果。
一季度GDP增速滑落至8.1%,房地产交易依然未见活跃迹象,导致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大面积减收。所以,此次税收增长回落不会形成趋势,只要经济稍有起色,而系统性减税政策未出台,税收又会重拾过往的动辄20%以上的高增长状态。
况且,以一季度2.5万亿的税收总量推算,今年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都能够很轻松的穿越“十万亿元”大关。在持续了这么多年的激增之后,税收增长确实到了需要放慢脚步,让中国经济稍稍休养生息的时候。
实际上,税收高增长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现在的税收增长趋缓也未必是坏事情。正是由于过去十年的税收增长过于迅速,使得政府和国企等公共部门的手头过于宽松,甚至钱多了没处花,到年底不得不突击花钱的事情并不鲜见,这也助涨了“三公”经费的迭创新高,财政支出始终处于高位。
在财政收入过度宽松的环境下,让公共部门理性花费自然是困难重重。如果从现在开始,通过实施大面积减税的政策,结束税收的高增长,不仅仅能够让民众和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或者从事再生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勒住公共部门花费无度的顽疾,让他们被动地和过往的奢华日子说再见。就此而言,税收进入低增长,可谓好事一件。当下,经济形势正在放缓,经济转型的阵痛已经不可避免,这个时候更加需要公共部门学会过“紧日子”,不必要的开支需乘机缩减。
不限于税收增速的被动回落,中国应该拿出更大的勇气,实施大减税计划,才能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性税收减少。毕竟,如今的高额税负,早已经让中国民众和企业不堪承受。
近些年,造成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不断陷入僵局,民众的消费需求也难以真正启动,很大程度上与税收高增长,不断与民争利密切相关。经济学家许小年通过实地调研披露,若严格依法纳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主都无法生存下去。
这也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如今的企业经营之难。而且,更多的地方政府在加强征管的方式,以应付部分税种的“减税”给他们带来的“增收”压力,很多企业合理避(逃)税之路被截断,导致企业实际税负增加而叫苦不迭。在这样的减税逻辑之下,中小企业的税负,只怕一定比以前还难受。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非税收入4118亿元,同比增加1432亿元,增长53.3%。虽然从绝对数字上看并不算是一个庞大的量,但是高达53.3%的增速着实让人惊讶。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的高速增长,更加佐证了税务部门在税收之外,企图进一步拓宽收入来源的野心。
当前,特别需要警惕的是有人以担忧税收增长放缓的名义,想借此诱导重启房地产引擎,重复过往的信贷刺激模式。该模式的苦果已经让今日中国经济始终难以走出困局,若再度陷入其中,只怕今后更加艰难的经济困境,会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们。绝对不能够因为税收的回落,而置三年多的宏观调控成果于不顾。况且,税收增长回落未见得是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