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时尚品牌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计划在上海开一家面积达5000平方英尺的旗舰店,这是该品牌二度进军中国市场的努力的一部分。5年前,保罗史密斯因亏损而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按照与香港俊思集团(ImagineX)签订的一项新的5年合作协议,保罗史密斯将在未来5年开设24家门店,其中首家门店将于今年9月在天津开业。
俊思集团将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负责这些门店的经营。该集团是香港百货公司连卡佛(Lane Crawford)的姊妹公司,专门从事将西方品牌引入中国的业务。
在保罗史密斯退出中国之后的几年里,有一系列西方品牌进入中国,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迫使它们把目光投向西方传统市场以外的地方以求实现增长。
由于需求快速增长、本土品牌不具竞争力、以及2000年以来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两倍,许多西方品牌、尤其是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
但在2008年,保罗史密斯品牌创始人保罗•史密斯爵士(Sir Paul Smith)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由于租金高昂,而且大多数中国人只想要“能够蔽体的衣服”,中国市场“风险极大”。这家私人公司没有透露它在中国市场亏损了多少。
俊思集团执行董事Alice Wong表示,与2007年保罗史密斯受挫时的市场相比,今天的市场规模更大、更成熟。
麦肯锡(McKinsey)在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计,中国奢侈品消费每年将增长18%,到2015年将占全球市场的20%。
保罗史密斯在亚洲市场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地盘,它在香港、新加坡、台湾、菲律宾和韩国开设了门店。保罗史密斯在亚洲取得成绩最大的市场是日本,去年该品牌在日本的200多家特许经营店的销售额增长了5%。
咨询公司摩立特集团(Monitor Group)合伙人唐仕德(Torsten Stocker)表示,中国消费者的品味发生了改变,因此,今天保罗史密斯在中国面对的形势也应该会好于过去。唐仕德称,中国消费者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旅游买到各种品牌的产品,并且愿意展现自己的个性。
他表示:“过去,中国消费者的品味倾向于保守和中规中矩,与保罗史密斯的设计有些冲突。保罗史密斯更强调个性、更为张扬,带有典型英国式的诡异和古怪风格。”
瑞银(UBS)分析师梁裕昌(Spencer Leung)警告称,进军中国市场的新品牌千万不要吝惜广告支出。“鉴于中国大多数合资企业都是短期性质的,本土合作方不愿出钱为其他人的品牌打广告。结果,这些品牌在一个品牌认知度不高的市场中得不到足够有力的广告宣传,因而也就取得不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