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华兴体育用品发展中心承办的主题为“创新· 共赢·责任”的2012年(第3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盛大开幕。
2012年适逢体博会举办第30届,经过30届的成长、蜕变、成熟到辉煌的发展历程,第30届体博会注定将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史册中的里程碑,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也站在了肩负重要历史使命的新起点上。本届体博会加大了观众邀请力度,到场的专业观众及体育爱好者超过10万人次。在境外专业观众的组织上,邀请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海外采购商到会,使海外观众预登记数量达到接近万人的空前规模。
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主席尾山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者更多地参与体育运动,中国成为了运动鞋、运动服装、运动器材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同时,中国的民族品牌与国际品牌已经形成竞争之势,中国本土市场也将进入一个对体育用品零售业产生重要影响的零售重组时期。当一个产业经过一个高速发展与扩张之后,由此带来的发展不平衡、无序竞争以及固有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诟病不断凸显出来,在经历了后奥运时代的快速扩张之后,中国的体育用品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考验。
考验一:贸易保护与产业升级
在第3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上,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发布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2010-2011发展报告》,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马继龙表示,体育用品行业作为体育产业中比重最大、开放度与竞争度最高的领域,近年来保持了快速发展。随着我国体育用品专业化程度和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进入国际市场,占据了世界体育用品业65%以上的份额,使得中国体育用品业在世界体育用品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未来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趋势,马继龙认为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逐渐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影响行业的发展。
第二,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整个行业面临二次洗牌。
第三,新兴市场争夺升级。在行业发展增速放缓后,体育用品企业为寻求突破,将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新兴市场的争夺越发激烈。
此外,电子商务将成为体育用品企业集中发力的领域。
除了这四个趋势外,报告指出,未来体育用品将逐步实现智能化。“纳米技术、电子技术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逐渐应用于纺织品等原材料的开发,同时,因其能大大提升原材料的功能而被用于运动服装、鞋的生产,使得运动鞋、服的功能逐渐智能化。”马继龙表示。
考验二:本土市场零售重组
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主席尾山基说,2012体博会上健身康复设施展区的火爆,以及奥运元素的大量展示让他印象深刻。“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发展的两个方向,也是体育用品企业的目标市场。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带动了中国消费者的体育消费水平。”此外,中国本土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大批国际体育用品品牌进入,与此同时,李宁、安踏等本土品牌也强势崛起,着手打造国际品牌。对此,尾山基给出建议,进军海外市场要实行“本土化”战略。中国的大多数产品运动功能性不强,而国外消费者却很看重产品的功能性。因此,尾山基表示,中国的体育用品企业仍需苦练内功。
如今,“中国制造”正站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期,世界体育用品制造的重心会转移到东南亚或南亚地区吗?尾山基的回答是,“中国制造”如今已经不再是低成本,而是精良的制作工艺和完整的管理体系,这是越南或印尼等国家难以达到的,所以大量高品质的产品仍然会在中国进行生产,“中国制造”的地位难以撼动。
考验三:中国鞋服品牌高库存危机
早已习惯了高速增长的晋江运动鞋服品牌的老板们,最近不得不放慢了自己前进的步伐,不少鞋服品牌都在有意地对目前的市场供货量进行控制,以减少库存对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这似乎在预示着中国的运动鞋服品牌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后的一个拐点,一场以“同质化”、“高库存”为特征的带有普遍性的危机正在中国的运动鞋服品牌中蔓延开来,有业内人士预言,一轮新的洗牌也许正在酝酿。
在如今的格局下,中国目前的运动鞋服品牌已经处于一种结构性的饱和状态,各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不能再局限于企业规模上的竞争更应在品牌文化。以及科技附加值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粗放式的营销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目前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更理性的市场触角和发展模式。深度折扣与大规模网络营销未必能有利于建立稳固的品牌形象,两种价格体系的共存,会让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与形象产生怀疑,进而选择放弃。
考验四:体育用品行业“傍大款”现象
Jordan状告中国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的事件还未结束,在本届体博会上,又看到了不少类似的情况,在展馆中,一个以“林书豪”为品牌名称的产生赫然出现在了面前。当问及会不会与时下风头正旺球星“林书豪”产生冲突的时候,该品牌负责人说:“我们的商标跟在NBA打球的林书豪没有半点关系,我们几年前就注册了这个品牌,没有问题的。”然而,这位负责人的言谈举止显得不是那么理直气壮。随后向这位负责人要了一张名片,名片上除了印有“林书豪”这个品牌名称,而“易建联”三个字也出现在名片上,这让有点大跌眼镜。虽然该负责人一个劲的说“易建联”这个名字他们在几年前就注册了,但是凭着对篮球的了解,大家所熟知的球星易建联成名已有几年。
当中国的体育运动品牌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用这种“傍大款”似的模式来增加自己的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早已不应该是一个有长远发展目标和成熟品牌运作思路的企业所采取的策略。也许真的如这位负责人所说,这两个名字很早就注册下来了,但是很难说在注册品牌名称的当时没有“赌一把”的想法,而这个“赌一把”的想法,在如今看来似乎显得有些小儿科了。就目前而言,在体育运动方面,一个成熟的消费者对于品牌或者产品的选择,已经不再会只考虑这个品牌的知名度,更会看中产品本身的品质,毕竟在很大程度上运动鞋服考验的是一个产品的综合实力,而这些是没有办法靠着“傍大款”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企业自己练好内功才是其成功之本,本末倒置的品牌运作方式对于一个品牌的健康良性发展肯定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