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豆粕,有点2010年棉花的影子。”面对目前的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行情,上海一资深投资者发出如是感叹。
同样是受到天气影响,同样是在下游需求状况并非很理想的情况下,豆粕如同2010年8~9月间的棉花一样在整体商品市场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异军突起。目前的豆粕期货,除了价格外,其他各项历史纪录通通被改写了——持仓量突破300万手,成交量站上了1000万手的高峰。
豆粕目前的走势,让很多市场人士惊呼“看不懂”,抑或用“疯狂”来形容。有观点认为,由于目前豆粕行情主要围绕天气炒作展开,一旦美国天气状况转变,豆粕价格将会快速回调,而豆粕市场多空剧烈博弈的局面也将快速终结。
但是,如果仅仅用天气炒作这个理由来解释豆粕的异常表现,理由将显得很苍白。因为作为农产品的下游产品,豆粕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天气炒作行情,但是今年却异乎寻常地出现单日超千万的成交量。
“豆类市场,特别是豆粕市场,似乎在酝酿一波更为巨大的涨幅。而这一个多月的上涨可能仅仅是一轮大牛市的前奏。”上海一私募基金负责人陆先生如是判断。
确实,2010年的棉花在经历了8~9月超过3000元/吨的拉升之后,在随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居然还能出现超过10000元/吨的涨幅。那么豆粕在经历了过去一个多月超过600元/吨,或20%的涨幅之后,后面还有上涨空间吗?豆粕价格是上演2010年棉花般的传奇,还是回归老路——天气炒作结束之后便快速下跌。答案还是需要从国际大豆市场中寻找。
2012年初,南美的干旱天气导致南美大豆产量较此前市场预计的减少2000万吨,也比2011年实际的产量减少了超过700万吨。这首先为豆类市场的走强打下了基础。但是这个基础并不牢靠,如果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美国大豆产量能够如预期般大幅增长,那么全球大豆的供给紧张状况将得到缓解,豆类品种的价格也不会出现大幅走强。
但是,在需求美国大豆增产的紧要时刻,美国1965年以来最为高温干旱的天气却让该国大豆增产的预期落空。不仅如此,美国大豆产量还可能出现大幅下滑。高温天气导致美国大豆生长加速,而干旱天气则使得该国大豆生长状况恶化。
本周一,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仅为34%,较上一周下降6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为66%。美国大豆开花率为66%,去年同期为34%,五年均值为42%;大豆结荚率为16%,五年均值为9%。
一般情况下,美国大豆进入8月份才是生长的关键时段,届时的大豆生长状况对最终产量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由于今年美国大豆生长过快,使得目前的干旱天气对最终产量已经有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豆类市场而言,供给紧张的状况在短期内并没有缓解的迹象,基本面对豆类价格仍然起到支撑作用。当然由于短期豆类,特别是豆粕价格过高的涨幅使得价格存在技术性调整的需要,但是一旦价格回落之后,必将吸引更多买盘的介入。
回到大商所豆粕市场中,强劲的基本面无疑将继续支撑豆粕价格的强势。或许在不久之后,豆粕期货改写的历史纪录中将多一样,那就是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