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是东南亚的两倍以上。出口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削弱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企业向东南亚等地迁移,但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仍然明显
●“中国制造”面临新兴经济体“挤”和欧美发达经济体“压”的双重压力,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7月18日,阿迪达斯中国公司透露,将在年底前关闭其在华的最后一家直属工厂——位于苏州工业园的全资子公司。而早在2009年3月,阿迪达斯的竞争对手耐克,就已经关闭了在中国的惟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太仓工厂。
成本上升,跨国公司关闭在华直属工厂
像阿迪达斯、耐克一样,近年来不少跨国公司正将生产基地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特别是越南、孟加拉国等国,越来越受到欧美客商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支付给工人的薪资远低于中国。
据某外资机构的研究报告,目前,中国纺织品制造企业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88欧元—300欧元,而孟加拉国只有80欧元左右,越南也不到120欧元。中国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是东南亚的两倍以上。
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介绍,2011年底,海关总署对1856家出口企业做了一项问卷调查,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企业高达80.4%。另外还有56.4%的企业认为汇率成本显著上升,56%的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上升。
“2008年是没有订单,现在订单倒有,但原材料、劳动力、汇率、资金等多座大山一起压来,接单越多亏损越大,企业痛苦不堪。”浙江嘉兴一家塑料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出口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海关统计显示,从2010年开始,越南、印尼等国家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国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品在欧洲、日本、美国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南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所挤占。
今年前5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日本进口的同类产品中的市场份额为63.3%,回落了0.4个百分点。而同期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的同类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分别提升了0.7、0.2和0.2个百分点。
产业转移属正常,“中国制造”核心竞争优势尚未根本改变
展望未来,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各类成本攀升,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企业向东南亚等地迁移,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短期内尚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中,仍将占据重要位置。
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罗仲伟认为,我国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产业链以及工业体系,特别是沿海地区,产业之间的协作和产业内部的配套都比较完善,这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在短期内难以建立起来的。
苏州一家制衣企业的负责人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公司在越南建了一个直营厂,但运作起来并不顺利:一件衣服需要不同的丝线、纽扣等多种配件,但在当地市场根本买不到。在通关、出口等环节问题也不少。
专家表示,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由于劳动力、土地等红利因素,外国投资者纷纷涌入中国,差不多把其他所有国家甩在了旁边。而现在,随着中国红利的减少,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有机会趁势进入相关产业,这是资本转移的正常规律。外资的不断涌入,会推动这些新兴经济体加快改善物流供应链和基础设施,“中国制造”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出口2亿件衬衫才能换来1架波音客机的外贸格局不可持续,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是根本方向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502.5亿美元,增长10.5%,高出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1.3个百分点。同期,出口纺织品、服装、箱包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1864.7亿美元,增长7.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9.5%,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
郑跃声认为,出口2亿件衬衫才能换来1架波音客机,这种情况必然不能持续,“在中央政府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一定会沿着创新、升级这个方向持续走下去。”
事实上,近些年“中国制造”的构成要素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苏州工业园区,西门子、三星、飞利浦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来开发设计新产品。统计显示,苏州工业园区总部项目已达46个,外资研发机构累计达117家。2011年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占比达53.2%。
分析人士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达国家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产业战略。“中国制造”既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挤”和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压”的双重压力,也面临着加快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现在必须抓住有限的时间实现产业升级,在制造业结构上进行调整,由低成本竞争转向差异化竞争,寻求产品和生产工艺在技术上的突破,最终由制造业大国变成制造业强国。
这是中国制造的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