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急剧的放缓,但这似乎对中国消费者的情绪并没有太大影响。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零售业以同比14%的速度实现了强劲增长。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Nielsen)对快速消费品销售情况的一项调查显示,这些产品的销售状况可能更好。尼尔森的调查发现,零食、洗发水和牙膏的销售额今年第二季度增长了17%。
不过,在强劲的销售数字背后,中国商业街上也出现了种种令人不安的迹象。
中国国家统计局调查发现,6月份中国消费者满意指数为93.3,不仅低于5月份的97.1,还低于金融危机时的水平。财经新闻机构Market News International今年7月的一项调查还发现,中国消费者情绪低落。尼尔森的调查也显示,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有所回落。
中国消费者之所以信心下降,原因是他们担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会影响就业市场。尼尔森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收入和就业的预期略低于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有34%的受访者对收入前景持负面看法,而第一季度持相同看法者的比例仅为27%。
中国市场已成为零售商实现业绩增长的关键推手,任何一个消费者紧捂钱包的信号对零售商来说都是坏消息。今年以来,各零售企业的业绩相差很大(有些公司的收银员不得不加班工作,而有些公司则门可罗雀),这说明竞争对销售额的影响目前要大于疲弱需求带来的影响。
德国豪华运动服装生产商Hugo Boss AG周二称,公司在华销售情况有所恶化,第二季度同比仅增长了1%。高档手袋制造商Coach Inc.则在同一天宣布,第二季度公司利润增加了24%,这主要是受在华销售额大涨60%的推动。
不管中国处于怎样的困境之中(该国经济仍以每年7.6%的可观速度在增长),北京和上海的消费者都要比美国消费者自信得多。尼尔森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今年第一季度的92降至第二季度的89,这表明美国人极不情愿花钱。
中国商业街上的竞争正在不断加剧,但鉴于在世界其他许多国家都面临销售疲软局面,零售商现在别无选择,唯有接受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