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喜获“中国制鞋基地”殊荣、首批山东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的即墨市,则是青岛乃至全国制鞋业兴衰的晴雨表。“山东是全国6大鞋类出口基地之一,青岛则是山东鞋类出口的龙头,出口总额占比超过全省8成。”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长盛不衰的“亨达样本”
近日,虽然形势严峻、竞争惨烈,但个别企业硬是凭借完善的销售渠道、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摆脱了恶性竞争的泥潭,实现了逆势增长。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足以支撑满负荷生产,今年上半年,公司出口实现了平稳增长。”青岛亨达股份国际营销中心总经理助理白清明告诉记者,今年的形势远比2008年严峻,能取得这样的业绩实属不易。
能安然迈过一道道坎,不但没有伤元气,反而实现快速壮大,这得益于亨达“品牌立企、技术强企”的发展战略。
“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是一味埋头代工,就永远没有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白清明说,亨达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发展战略,经历了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到“资本运作”的战略转变,完成了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到“优质品牌”到“优质生活方式”的蜕变,为消费者提供了时尚、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体验,成为中国鞋服行业时尚品牌运营商。
在完成由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到资本运作的重大跨越后,亨达股份以国际化的战略视野,提出并规划实施了“由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
“在制鞋行业,国外有着成熟的技术,为此,我们试着在与客户的合作中,汲取养分,从而壮大自身实力。”白清明说,亨达在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路上,形成了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为一体的研发体系,并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基业长青的长期发展战略,每年以不低于公司收入的6.2%投入研发。
截止目前,亨达共申报获得技术发明和实用新型等专利技术801项,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45个,168项技术和产品获国家及省市级大奖。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网信息检索显示,亨达在中国鞋企专利拥有数量排名第一。
制鞋企业将会走向何方?
亨达的成功给青岛的制鞋业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虽然青岛鞋类是全市十大出口商品之一,但目前,出口企业结构极其不合理,外资企业出口占比高达7成左右,长期占据出口前三甲,本土企业势单力薄,有实力的企业只有亨达、双星名人等,可谓凤毛麟角。
“外资企业几乎全是国际着名品牌的代工企业,其出口受跨国企业全球战略的影响极大。比如,这几年耐克等品牌的布局调整,给原本出口形势不错的青岛世原鞋业带来了灭顶之灾,其出口额从2007年的近亿美元骤降至2010年的不足3000万美元。受此影响的另一家鞋厂青岛三湖制鞋有限公司则因此一蹶不振,无奈退出了市场。”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因此,制鞋企业要避免重蹈覆辙,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打造拥有自己附加值的产品,从委托加工向品牌制造转型。要从低端市场走向中高端市场,要从数量型向品质型和效益型转变,产业升级换代是必走之路。要重塑产业链条,改变盈利模式,走出单纯依靠生产的老路,完善设计、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的完整体系,控制产业链关键环节,将增值潜力大的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