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周,“双节”(中秋节、国庆节)将至,围绕“双节”的各种话题也纷至沓来。
中国消费市场,素有“金九银十”之说,指的是在这个收获季节,各行各业也将迎来每年一度的销售旺季。当初设立“国庆长假黄金周”,就是迎合这个时期,希望能拉动国内消费。
在如今这个经济不太景气的关口,这样的长假被赋予更多的期待,不仅商家纷纷铆足劲头打起营销战,政府也出台各种措施,鼓励居民出游、消费。比如,全国将第一次在这个假日中享受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便利。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预计显示,在这个8天的长假期,全国旅游接待人次约为3.62亿,旅游收入约为18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将增长24%。
如此购销两旺的时节,大家当然都愿意看到,这是一国经济良性循环之基础。但令更多中国商家惋惜的是,不仅节假日,更多的平常时间,很多中国游客都在借出国之机,大包小包地从国外购物回来,这里既有大量的奢侈品,也有很多像食品、电子产品和化妆品等日常用品;不仅在欧美,而且在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
在国外一些拥挤的化妆品商场,将近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中国的消费者。大部分柜台前面,基本设有中文导购员。以笔者少有的几次出国经历,几乎每次都有同行的国人,以最大的极限和最大的容器,在国外拼命地购物。
在奢侈品购买方面,中国也被列为世界首位。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年发布的报告,2010年2月初至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达107亿美元,而几乎同期中国人在欧洲市场购买奢侈品消费累计近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
问及出游者为何愿意不远万里到国外购物,大部分的回答是:一是比国内便宜,二是质量可靠,买得放心。有些国家,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你买到假货,那就发财了。按照当地法律,你将获得若干倍的赔偿。
这正触到了我们的痛处:一方面我们希望启动内需市场,另一方面,又因为有些产品物价高昂和质量不可靠,很多消费者不愿意在国内消费。以前是有钱人,现在是不少中产者和白领,一有机会也宁可从国外购物。
所以,在反思内需市场为何迟迟启动不起来时,除了居民的社会保障是个长期建设体系的原因外,产品税费和质量、服务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这些也需要及早动手行动,加快落实。否则,出口导向的经济对外需市场形成了依赖,每次转型和调结构一遇到困境,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到老路,还要面临被指责为倾销的骂名。
与内需市场有着密切关系的是房地产市场。有人认为,如果把房地产算作内需,中国是世界内需市场占GDP比重最高的国家,因为大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都投到了房屋购买,这也是制约其他消费需求不旺的原因之一。所以,为了抑制房价,关于要不要推广房产税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刚过去的周末,房产税的讨论,又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先是国税总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丛明20日在一个会议上透露,下一步我国房产税将扩大试点范围,并逐步建立房地产税制度,具体深化时间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
接着,业界、学界和相关专家就此又展开了一轮新的争论,但争论焦点无外乎房产税是否会推高房价。以地产商任志强(微博)为代表的观点是房产税一定会推高房价,而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微博)则认为房产税会让房价更沉稳。
这种口水战或许还会持续,在笔者看来,没什么实际意义,房产税不应作为房价高低的调控工具。笔者赞成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的观点。她认为:征收房产税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涉及到13亿人的税收,应该由全国人大立法。房产税到底是财产税还是消费税,调节的目标是什么,在政策意图没有明确之前,不应贸然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