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球羊绒的主要产地是中国,有着“软黄金”之称的羊绒当之无愧是中国的国宝。但有人形容说,由于长期陷入OEM模式,中国羊绒产业是一个力大无比而头脑简单的巨人,长期依靠外单,摸不清国内市场的方向,一旦遇到订单荒或毁约,顿时四顾茫然、无以为继。
随着众多羊绒企业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模仿是肤浅的,模仿出来的品牌永远不可能与世界对话,一个伟大的品牌需要深刻的文化支撑,需要强大的文化自信。
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穆
山羊绒被公认为当今世界上可用于工业生产的纺织纤维中最珍贵的纤维,山羊绒纤维具有纤细、轻盈、滑糯、保暖、光泽柔和、富有弹性等其他纤维无可比拟的独有特性。记者就我国羊绒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发展趋势专门采访了我国著名的纺织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
记者:请问中国羊绒原料在世界上处于何种地位?
姚穆:从2009年~2011年的统计数字来看,中国的山羊绒产量占全球第一,从洗净绒来说,产量大约占全球的65%;而无毛绒的提供量可以占到全球的90%;山羊绒最终产品的加工量占全球的78%左右。中国的山羊绒是全球最细的纤维,平均直径是16~17微米,细的可以到14微米。目前,山羊绒在中国以外的产地主要是阿富汗、土耳其、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质量好的是蒙古,但是纤维性能比中国差。
我国的山羊绒管理系统建立的比较完整,有100多个绒山羊的种羊场。现在我国一只羊一年只能生产150克羊绒,一年养20~30只羊也产不了几斤羊绒。10年前,人们把河北的清河叫做“中国羊绒之都”。随着宁夏人在全国收购羊绒的数量逐年增加,宁夏被业内视为又一个羊绒集散地。虽然现在的羊绒收购比较混乱,山羊绒的收购以个体为主,但是鄂尔多斯、鹿王、雪莲等十大羊绒企业主要还是靠自己收购,这样就容易保证羊绒的收购质量。
记者:我国羊绒加工技术与国外相比有哪些优势?
姚穆:谈到山羊绒的加工技术问题,我认为中国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花了30年的努力,使山羊绒的分梳技术稳居世界前列。通过依靠产学研相结合,创造了中国自己的羊绒分梳技术。山羊毛是有骨髓的,在平常梳毛下是容易裂开的。中国是在分梳过程中对许多器材进行了改造,包括对针布也进行了很大改进。
第二,中国在山羊绒纺纱,低粘度纱、针织纱方面做了大量积累。中国不仅在生产技术,而且在时尚引导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包括国际上的羊绒衫。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鄂尔多斯,企业有很多羊绒展室,其中有5个是对外的。
第三,中国在针织品加工品牌建设方面动了很多脑筋,尤其是中国的十大羊绒企业。2003年,鄂尔多斯有一个品牌叫1436,这是说它的平均细度是14微米,平均长度是36毫米。它的特点是特细、特长、起球少、耐用,受到了国际上的赞扬和认可。
第四,中国在山羊绒的纺织染整加工上也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采用了特种的整理工艺,使许多产品都达到了抗菌、防臭、抗起球等功能。在这方面,许多毛纺企业都做出了突出成绩。比较突出的是山东如意,他们纺出了很细的纱,织出了各种织物做西服面料等。这种面料颜色、色牢度、抗皱的效果都很好。邱亚夫的一件西服天天穿,穿了1年9个月都不起毛、不起球。如意还做了很薄的披巾,都是印花的,效果特好,1件要卖1万多元,走向市场两年,销了两万多件。山东南山毛纺集团生产了一种丝毛蝉翼纱,非常薄,它既用了蚕丝、也用了山羊绒,还用了羊毛,今年获得了桑麻奖,受到了各方肯定。
记者:请您再谈一下我国羊绒产业的发展前景。
姚穆: 要保持我国在世界上的山羊绒地位,需要关注中国的山羊绒纤维正在变粗的问题。如不想办法扭转这种态势,那么中国羊绒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无法保住了。
从1995年开始,中国的山羊绒出现了变异纤维,产生了许多麻烦和问题,外国人认为中国的山羊绒的含绒量达不到标准。最突出的是2010年冬天,美国的山羊绒骆驼绒协会主席在中国访问时,在北京某商场买了三件羊绒衫,含绒量只有64%。这一事件引起了国际对中国山羊绒的关注。同年,中国工程院的多位院士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给中央写信,要求尽快刹住我国把山羊绒不断变粗的态势。
权威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
如果我国能想办法保持山羊绒的细度,我国的羊绒产业就应该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首先,山羊绒细度变粗导致山羊绒优良特性逐渐减少的问题,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牧民的足够重视。认识到必须采取迅速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改变山羊绒品质继续下滑的趋势。
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要完善山羊绒国家标准体系,着手制定山羊绒国际标准,解决标准和方法不统一、管理不科学对山羊绒优势资源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同时,由于我国纺织工业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已经失去,能源成本和运输成本在不断增加,污水、污物和污气的排放成本还要大幅提升,我们的羊绒产业只有放弃中低档产品生产,不断加大高档和特高档产品的生产,才能保证在世界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