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棉价的全球供给过剩、下游需求不振等问题短期难有好转。同时,我国棉花产业还面临着许多两难,如棉农和纺企难兼顾、收储和抛储难权衡等。正因为如此,政策面的变化更能主导郑棉走势。
全球库存高企
USDA和ICAC两大机构公布的11月全球供需预测数据较10月都大幅调高了产量和库存,而消费和贸易量却在不断调降,供给过剩将长期打压期棉。USDA数据显示,2012/2013年度全球棉花库存和库存消费比均创历史新高,两者分别为8026.6万包和75.5%,这是全球库存自1981年以来首次突破8000万包。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此前市场炒作美棉质量问题,还是美棉连续三个交易日跌至70美分/磅心理价位以下引发买需,消息面刺激下的涨势都无法持久。
需求略见回暖
近期相关数据显示下游有回暖迹象。首先是10月PMI数据上升明显,纺织服装类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也有所回升。其次是10月外贸数据出口同比增11.6%,增速创下5个月新高。第三是10月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7%。
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些利空消息,广交会到会采购商人数及成交额双双大幅下滑;调查显示,纺织企业在库库存增加4.76万至84.21万吨;棉副市场萧条依旧,受累于豆粕和豆油跌势,油厂采购原料时大力压低棉籽价格,棉厂压榨棉油也处于亏损之中。足见目前判断行业回暖尚为时过早。
收储政策下郑棉何去何从
近日,中储棉管理总公司宣布,局部地区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大部分棉花等级达不到4级以上的可放宽收储质量标准到5级,自11月19日起实施。
虽然这一政策受惠者仅限于受灾地区的具有400型棉花加工资格的棉花企业,但从郑棉走势来看,收储新规确实有效抬高了1301合约期价底部。11月20日1301合约日线已经是连续第五天收阳,收盘价报于19725元/吨。另外,随着不断加快的收储进度减少市场上流通的棉花数量,现货价也是加速向收储价靠拢,11月20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已经涨至18807元/吨。
回顾这近十年收抛储历程,我们发现,2008年以前收储规模都较小,而2008年以后三次大规模的收储托市作用都不容小觑。但在肯定收储政策强大托市作用的情况下,纵观收储结束后郑棉的走势,第一次收储结束后,市场供需缺口显现,加之全球经济逐步走出低谷,棉花价格继续上升。而第二次收储结束后,因受累于全球宏观经济忧虑和需求不振,郑棉应声下跌。
笔者认为,即将在2013年3月31日结束的收储同样将宣告郑棉失去支撑。因为目前全球供给过剩和下游需求不佳的情况短时期无法改变,而根据2004年至2012年3月31日以来的收抛储数量计算,国储已经有235.2万吨储备棉,假设2012年9月以来棉花净轮入量仅300万吨,国储库存也达到了535.2万吨,占全球期末库存1747.6万吨的31%。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抛储和轮库的情况,将对国内棉价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郑棉后期走势很可能受政策面影响更大。在收储托市作用下,棉企全力交储,无人注册仓单,1301合约上很可能出现逼仓情况,空头被迫只能平仓或展期。相比之下1305合约表现较弱,收储结束之后,郑棉主力将可能会继续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