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从目前的形势看,答案之一是城镇化。今年以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指出,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很明显,城镇化将成为未来几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抓手。
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城镇化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会议肯定了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不过,仔细观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城镇化的表态,更多强调了稳妥、强调了质量。如: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会议提出,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的会议精神比过去的提法更加谨慎,所指出的重点都是过去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城镇化中的问题,所强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也是为了弥补这些问题。相比过去对城镇化拉动作用的高调肯定,高层对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和方向似乎进行了微调。根据我们对中国决策过程的了解,有理由相信,对于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决策层对于如何落实、如何选择路径还有不同的看法。
尽管对于城镇化的路径选择有不同看法,但在安邦的智库学者看来,十八大后中国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无法回避: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动力在哪里?之所以强调“现实动力”,是因为任何战略要落到实处,都需要找到现实的、可操作的抓手。这些抓手式的做法,往往要考虑到中国政治、经济环境下的现实约束。说白了,政策和规划必须接地气,否则就会沦为空谈。
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认为,城镇化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一点不容否认。如果说过去三十年的工业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生产能力(甚至造成了许多领域的产能过剩),那么未来城镇化的一大作用就是创造需求。不过,未来的城镇化应该汲取过去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训,不能只追求“快”,更要追求“好”。“好”的城镇化包括以人为核心,体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特点。
作为智库学者,安邦的研究人员还认为,未来的城镇化要发挥拉动作用,重点应该集中在中小型城镇,这是未来增长的主要潜力所在。咨询公司麦肯锡曾研究认为,到2030年,中小型城市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其对城镇总GDP增长的贡献将达到40%。这一预期与安邦研究人员的看法有类似之处,中小型城市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会成为主要的增量。
我们还建议,未来城镇化的政策还应该针对区域不同而因地制宜。从全国层面看,中央从决策原则上需要考虑全国一盘棋,但在政策制订和执行中则千万不能搞全国一刀切。理由很简单,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极大,资源禀赋也很不相同,在经济和产业上都存在不小的梯度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所面临的城镇化问题,与西部内地的城镇化问题往往很不相同。因此,科学的做法是因地制宜,允许不同的差异存在。在政策上,可以根据区域经济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同,制订出差异化的政策目标。
承认区域差异的现实性,不仅仅反映在新型城镇化上,还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设定、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能耗政策等多个方面,都应该考虑到区域差异。我们相信,在短期内,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未来的增长潜力是不同的,东部地区的增长潜力可能更多来自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升级等,但这些创新并非短期内就能完成;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启动经济步伐本来就晚,但正因为如此,其发展空间和潜力也大。只要坚持环境生态等硬标准不放,在其他政策上给予西部地区适当倾斜,应该是理性之举。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十八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宏观战略目标,在此之下寻找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动力,应该更多顾及区域差异,让新型城镇化和落后地区的追赶式发展,为经济增长做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