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季度开始,经济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下滑,最低至7.4%,“硬着陆”风险骤增,市场需要一个宽松的政策来稳定增长。然而,如何拿捏这个“稳增长”的尺度却成为一个难题。力度小了,起不到影响市场预期的作用,力度大了,又怕重蹈4万亿投资刺激的覆辙。2012年的“稳增长”之路充满了焦灼与困惑。
降息降准轮番上阵 经济下滑我行我素
201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GDP增长9.2%,其中四季度增长8.9%,连续第四个季度下滑,并创下两年来新低。
2009年四万亿投资刺激与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后遗症仍历历在目,如今再次面对下滑,宏观调控部门到底该如何反应?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率先作出反应,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打响了货币宽松的第一枪。
尽管这一枪打得很及时,但市场仍觉得货币放松并不过瘾。于是,5月18日央行再次降准0.5个百分点。6月8日,央行突然宣布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时隔不到一个月,7月6日央行再次宣布降低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31个百分点。
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市场往往率先想到的就是放松货币,而事实上,一旦市场形成这种预期,货币政策的效果反而大打折扣。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年来首次“破八”。
投资刺激适度出手 提振信心力挽狂澜
令人纠结的问题出现了,两次降准两次降息之后,经济前景依然不乐观,宏调到底是该继续放松,还是改弦更张,另寻一条“稳增长”之路?
事实证明,如果投资者信心不振,即使政府放出再多的货币,也只能是陷入“流动性陷阱”,不仅不能对实体经济做出太大贡献,还可能引起资产价格泡沫。市场此时需要的,不是宽松的货币,而是信心。
9月5日,一条爆炸性新闻冲向市场——发改委密集公布新批准和调整的25个城市的地铁建设项目,涉及投资额超7000亿元,就在兴奋情绪尚未降温之际,9月6日,发改委再次公布批复13个公路建设项目,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两天内集中批复的项目总投资超过1万亿。
一万亿计划公布之后,市场信心发生明显变化,尽管发改委此后并没有再次推出较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央行也并未再次降息降准,但无论是市场派还是学院派纷纷预测,宏观经济将于第四季度全面企稳,各项经济数据也开始支撑这一预期的实现。
2012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来“稳增长”的曲折与焦灼,难免唏嘘,在“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博弈中,似乎永远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时势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