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形成一致预期时,预期中的情况往往会来得更早些。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在今年四季度初期待明年的春季行情,而春季行情却提前到12月初启动了。在经历了12月份的强势反弹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面对即将到来的2013年,中国股市能否迎来新的面貌。
要对中国股市2013年的整体表现做出一个大致的预判,就必须厘清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股市2013年面临的宏观经济和政策背景,二是股市本身的内在价值、相对吸引力和供求关系。
2012年,上述两个方面并未给中国股市带来太多积极影响。在宏观经济和政策方面,中国股市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和政策相对温和的情况。宏观环境拖累上市公司盈利,进而降低了整体估值。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获得了快速发展,其较高的收益率和短期较低的风险对股市造成进一步的估值挤压。此外,在需求沦陷的情况下,IPO、再融资以及限售股解禁的供给压力甚重。
2013年,上述多个负面因素有望得到改善,中国股市面临的环境也将好于2012年。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压力有望在2013年得到减轻。由于全球经济低迷,日本和欧洲前景依然看淡,美国经济复苏乏力,2013年中国外部需求似乎难有惊喜。但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要调整经济结构,将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挖掘内需上,这种主动性调整令人感到宽慰。中国经济并非没有内需可挖,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就是开启了内需挖掘的大门。考虑到中国经济在2012年实现软着陆已无异议,一个短周期的投资和经济上升空间并非压力重重。
市场人士仍在顾虑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启动新型城镇化,并担忧可能带来的长期隐患,但这里面有几点可能是市场没有重视的。第一,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很可能在此轮新型城镇化中有所突破,人口流动和土地流转本身就是释放经济增长动力的最大源头。第二,站在地方政府和官员的角度看,他们有足够的自身动力来启动新型城镇化。第三,户改和土改产生的经济效益有望短期弥补财政短板。第四,在中国,长期经济担忧对短期经济行为的阻力并不是那么有效。
另外,从今年四季度中国经济数据的表现看,短暂的企稳回升已经出现。房地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这两个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利器表现较好,工业利润增速四季度较三季度明显改善,考虑到投资回暖和经济惯性,这一温和趋势有望在明年一季度甚至是整个上半年延续。
中国经济短期的企稳和中长期的政策利好预期将有助于改善中国股市的宏观基本面。
在市场层面上,由于宏观基本面的回暖以及周期类股提前指数一个季度见底,中国股市估值基本见底。市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增速下滑、盈利增速下滑、供求和资金面关系,所以这些负面因素稍有改善即可带来市场估值明显的修复。
市场估值暂时不会受到上市公司盈利方面的压力,但暂时也可能得不到更多的支持。毕竟目前经济回暖较为温和,行业和上市公司盈利改善迹象并不明显,研究机构也没有开始普遍上调行业盈利预测。市场估值的支撑短期将更多依赖于大类资产相对收益率和供求关系的改善。
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已经出现好转,中国证监会正疏导挤压的待上市公司转板上市,或放宽海外上市限制,这将对中国股市长期的供给带来积极影响。限售股解禁压力难以避免,这需要被动消化,但中国证监会积极引入长期资金入市,并带动了整个市场的羊群效应,有望对限售股压力形成有效对抗。
在相对收益率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的收益率难以继续攀升,而中国股市预期正在改善,它们之间的收益率价差有望收窄甚至是逆转,收益率价差改善带来的边际效应有望为股市估值带来支撑。
更关键的问题是,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在过去两年飞速发展,其中隐含了一定的金融风险。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三令五申要严防金融系统性风险,很可能就是出于相关的考虑。这又回到一个老问题,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去杠杆?预计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将温和放松,以营造一个中性偏宽松的货币环境,以避免货币紧缩导致抵押物清偿带来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基于这点判断,中国股市2013年所受的影响是倾向于正面的。
市场对中国股市2013年向好的判断成为比较统一的一致预期,这在方向上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最大的风险在于预期被过度透支。中国股市在经历了三年下跌之后,目前正如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2013年应是中国股市的调理之年。病人从病危转为平稳,给周围带来的是信心的极大提振,然而立刻指望病人下床蹦跳并不现实,而且会加重病情。
中国股市如果在乐观的一致预期强烈推动下持续上涨,就可能重演2012年的走势。尽管现在看来2012年中国股市整体表现并没有太糟糕,但一季度在各种乐观政策预期推动和透支下,市场大幅上涨偏离了基本面,随后才引来持续下跌。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