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经编工业开始飞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全球经编产业已形成中国一枝独秀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中国拥有的经编机数量约占全球总数的84.4%。
然而,中国纺织企业的经编机虽多,却一直使用着德国的设备,德国产品一度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今天,这个局面终于被打破——福建省长乐市鑫港纺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提花经编机,占据了中国90%以上的市场。
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逼”出的创新 领先于德国
1月12日,记者来到长乐鑫港公司。户外已是天寒地冻,硬冷的海风更是把人一吹一个透。
一个身为董事长、一个身为总经理,郑依福、郑春华父子格外忙碌:“订单太多了,都接到了明年底。这两天国外的单子也一大堆,全都没接,实在来不及做。”
半个多月前的一场新品鉴定会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东华大学教授陈南梁等一批国内经编行业权威正式宣布:鑫港2012年研发的XGHM43/1提花经编机机型,转速首次超过920转/分钟的业界速度,突破了多梳提花经编机的运转极限,比国内外同类机型提高1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转速是个综合指标,另外它还具有噪音低、故障率低、耗电少等一系列优势。现在完全可以说我们制造的纺织经编机超过了德国。”郑依福充满自豪。
其实鑫港原来也没这么“牛”。
鑫港和众多民营纺织企业一样,买德国设备开始创业之路。而且,买不起新的,只能买二手的。
2000年,郑依福创办了长乐航港针织品有限公司,当然也是用德国纺机。可到市场一打听,当时德国最新的、250转速的经编机一台至少400万元,不打折。最后一咬牙,把全部家底拼凑起来,花了将近100万,买了两台二手货。
这还不算最郁闷的。两台“老爷”机,动不动就坏,请德国专家来修,费用高得离谱。郑依福火了:“拆了它,自己修!”
创新,居然诞生在这一怒之间。8个月后,两台二手机几乎被拆空,重新用自家的零部件攒上后,竟然正常运转了。6个月后,郑依福收回了全部成本。
“快鱼吃慢鱼”“整合”出成果
有了这样一次经验教训,天生好琢磨机械制造的郑依福,决心组建自己的团队、创出自己的纺机。2004年鑫港纺机公司成立,老郑自兼首席技术创新团队“团长”。
“创新”两字听起来神秘,肯干就不难!一是不走同样的路径,二是把中国已有的优势融合到一起。
郑春华举了个例子:在研发第三代可在常温下运行的经编机时,用以往国外的技术路径,无论如何也破解不了热胀冷缩的难题。鑫港的技术团队将国内最新的碳纤维丝技术取代原来的钢丝后,一举攻克难关。
“创新其实也是一种整合——把我们国内目前最新的技术整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创新。”基于这样的思路,2010年推向市场的第三代产品是可以在常温下运行的全电脑多梳栉提花经编机,不仅织造效果精美、生产效率高,而且是世界上第一台环保机型。
“过去是‘大鱼吃小鱼’,现在是‘快鱼吃慢鱼’。只要坚定信心,超越外国师傅并非不可能。”郑依福说。据统计,8年间鑫港已经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30多项,目前鑫港自产的提花经编机占据了国内市场的90%以上,一年可卖出400台以上;而德国纺机每年只能卖出4—5台。
“机制”做保障 促企业创新
鑫港的成功,并非偶然。在它背后,正是福建省科技创新运行机制的改革。
近年来,福建省在推进科技创新机制上提出了“五个主要”:政府财政科技经费主要投向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建在企业、高层次人才主要引向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主要由企业完成、科技奖励成果主要由企业获得。在鑫港的创新路径中,每一步几乎都能看到这项改革所带来的支持效应。
在团队组建中,由省市科技部门牵头,鑫港与武汉纺织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联合建立战略技术合作伙伴。
在引进设备中,由省市经贸专门安排技改扶持经费,鑫港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配备了国际上一流的现代化生产加工装备,保障了产品精度误差控制在1丝(0.1毫米)以内。
在特殊人才引进和储备中,“当地政府给予的重奖和厚待,深深地吸引了我。”鑫港新型纺机研发者之一、来自西班牙的机械工艺设计师道格拉斯告诉记者。
在产品鉴定评奖推荐中,省市两级政府授予鑫港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省级618成果转化项目、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一连串的支持与鼓励。
为什么鑫港能从德国师傅手中抢到市场?因为自主创新永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