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月11日公布了2012年12月份CPI、PPI等经济数据,同时,海关统计也披露了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
其中,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超过一些研究机构的预测,也创下7个月来的新高。经济界人士认为,CPI上行的原因囊括天气寒冷、节前翘尾等,但主要在于国内的CPI体系以食品为主导,猪肉价格波动往往成了主导CPI变化的关键。多数人认为“2时代”将延续,2013年1月的物价预计将保持上行,但不会有太大反弹。2013年全年物价将控制在3%上下。
数据显示,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0.1%。其中,衣着价格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纺织原料类价格均上涨0.1%。总体看,自2012年3月起,中国PPI月度数据就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不过,在9月同比下降3.6%、创出近3年新低之后,月度PPI降幅已连续3个月收窄。
另外,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PMI等反弹至临界值上方,显示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因素正在形成,从而带动经济增速逐步走稳略升。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增长,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4188.9亿美元,增长8.6%,占我国外贸出口总值的20.4%。
综合北京媒体的报道,已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基本上是在社会公众的预期范围之内,没有重大意外。
1月14日的两则消息,对纺织企业来说大有关注的必要。
中储棉花信息中心1月1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当日,2012/2013年度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已经累计收购临时收储棉花560.82万吨,其中挂牌累计收储量增加到421.80万吨,骨干企业大合同累计收储增加到139.02万吨。
1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突破6.37,报收6.2695。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同样跟随中间价走高,盘中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延续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升值之势,半月未到,升值幅度已有0.2%。
前一则消息披露了棉花收储居高不下,全国纤维加工能力还处于“蛰伏”状态;后一则消息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储备人民币的行列。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多位高管近日表示,欧洲已有数家央行持有少量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以应对市场不断增加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需求。结合去年在全球经济过冬的条件下,中国纺织品出口依然有小幅增长的事实,我们可以判断,欧美市场对中国纺织品的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虽然2013年不能指望市场需求有较大的提振,但是量、价缓增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