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奢侈品消费市场外流正在“加剧”。一家国际奢侈品集团近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三季度销售全面放缓,在中国更是没有增长。记者昨日走访申城市场发现,一边是奢侈品尾货低调打折,而另一边则是新品则高调涨价。业内人士认为,尾货打折是吸引顾客的一种营销策略,而在市场环境不佳的当下,新品仍敢于涨价则是因为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以及维持身价的需要。
历峰三季度在华没有增长
在国际四大奢侈品集团中,旗下包括卡地亚等品牌的瑞士历峰集团近日发布了三季度和前9个月财报,报告显示,截止12月31日,三季度销售增长5%至28.62亿欧元,低于预期,除美国以外其他地区全面放缓,在中国更是没有增长。
报告称,珠宝销售和零售渠道强健,而批发渠道则显示了历峰集团手表合作伙伴的“谨慎”。三季度零售销售增长9%,远低于前六个月的15%;批发销售增长2%,更是大大低于截止九月底前六个月的8%的销售增长。
LVMH集团此前的三季度财报也显示,在珠宝和腕表领域,2012年一、二季度的收入分别为6.3亿欧元、7.1亿欧元,较2011年一、二季度的2.6亿欧元、3.15亿欧元相比呈上升趋势,但三季度的增长速度却有了明显回落,与2011年的三季度相比虽没有下降,却只增长了5400万。
奢侈品消费外流加剧
据了解,去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9%,较2011年下降3.3个百分点,同时远低于全国14.3%的水平。业内人士分析,除了电子商务的冲击,另一个因素是海外消费量的增加。
据市场预测,中国国内居民明年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1亿人,这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居民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专家认为,国内奢侈品市场外流“加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海外产品价格便宜,加上现在市民旅游变得越来越容易,而且相对于大笔购买奢侈品的开销,旅游费用已经成为小头。
有意思的是,国内奢侈品市场也在用低价“拉拢”消费者。记者昨日走申城市场发现,包括GUC-CI、COACH、longchamp、BAL-LY等在内的不少国际奢侈品牌都在低调促销,涉及化妆品、腕表、箱包等多个领域,促销形式则包括直接减价、增加会员积分、满额获赠品等,折扣在五至七折不等。但记者也观察到,个别品牌折扣力度较大的都是2012年的款式或者经典款,2013年的新款很少见。
靠涨价维持身价
就在过季货或尾货低调打折的同时,奢侈品新品高调涨价。据悉,迪奥将于2月1日全球涨价,涨30%左右;香奈儿则于本月中旬全球调价,涨幅7%-30%,包括护肤品、彩妆、香水。
采访中,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向记者表示,真正的奢侈品品牌在国内很少有打折季,持续打折行为一方面是为消化库存,另一方面是用打折来吸引顾客。年前吸引顾客大量集中消费是品牌的一种营销策略,营业额会有明显提升。 有专家指出,无论是营销成本还是原料成本上涨都是表面原因,涨价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市场奢侈品需求非常强劲,尽管经济环境不佳,但涨价依旧是奢侈品维持身价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