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价格底部夯实 小牛格局日渐清晰
★核心判断:尽管政府继续采取无限量收储政策,并且棉花收储价格提高,但2013年度全国各棉花主产区棉农植棉积极性却在下降。
无限量收储导致仓单棉不足 郑棉1月合约遭遇“多逼空”
自国家启动2012/2013年棉花临时收储以来,由于市场对未来需求预期不看好,大量的高等级棉流入国储,即便内、外盘价格的大幅倒挂导致进口棉涌入国内,但用于期货交割的棉花必须是国产棉这一限制因素,使得外棉难以注册期货仓单。
由此,期货市场可用于交割的棉花少之又少,市场上的多头就是抓住了这一有利因素,发动了一场“多逼空”的行情。郑棉CF1301合约自19600元/吨一线开始加速上涨,截至12月21日最高上冲20945元/吨,半个月上涨近7%。而市场上的空方则来自现货套保盘,其做空的逻辑在于由于现货市场需求的疲软、国内棉价大幅高于国际市场,在国内期货相对价格高位卖出套保或套利是合适的。但最终因为没能组织到足够的期货仓单而与多头协议平仓了结头寸,郑棉CF1301在12月24日以一个跌停板形式宣告了这场“多逼空”战斗的结束。
分析这一案例,可以说是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合理的一面在于多头对空头的逼仓是在郑商所规则之内发动的,并没有违背期货市场本身的逻辑,反而是空头在“空”卖,在合约接近交割月,没有可供交割的现货,套保头寸缺少价格风险管理。而不合理的一面则是,本轮棉花逼仓引发价格的上涨是脱离现货及国际市场的,在无限量收储的政策背景下,出现了郑棉交割制度与现货市场的“脱节”,给现货产业客户套保带来不便。
限制进口棉与抛储棉参与交割 40%关税下美棉向郑棉“回归”
如果说2012年12月份棉花期货市场的亮点在郑棉CF1301合约的“逼仓行情”上,那么2013年1月份郑棉CF1305走出的振荡突破行情似乎更让人欣喜。伴随着2013年棉花抛储公告的发布,郑棉CF1305走出了振荡上行的趋势,并于1月29日一举突破20000元/吨的整数关口,为近一年内的高点。美棉期价也走出了同样走势,5月ICE期棉突破78~80美分/磅的阻力位。
从价格走势的技术分析来看,美棉和郑棉纷纷走出了突破上涨行情,并且从基本面来看,即便很难预测上涨幅度,但底部区间基本可以确定。这是因为,政府无限量收储给棉花价格的相对底部划定区间,同时通过限制进口棉与抛储棉参与交割,阻断了棉花供给对期货市场打压,从而棉花的底部区间得以稳固。另外,40%关税下棉花的进口减少了外棉的下跌空间,进而全球棉花价格得到稳定。
据统计,2012/2013年度40%关税通关的外棉达到40万吨以上,因此一旦美棉出现大跌,这一进口“窗口”就会打开。从这个角度说,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全球棉花价格具有重要意义,对全球棉花的影响与定价能力加大。
定向抛储减少市场投机因素 电子盘与郑棉底部区间确立
市场一直传言的棉花抛储终于在2013年1月份尘埃落定,为满足纺织用棉需要,国家决定开始启动储备棉抛储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抛储重点对“转圈棉”进行了重新定义:严禁出现“转圈棉”。所谓转圈棉是指纺织企业倒卖储备棉,或者将储备棉重新套包、打包冒充2012年度棉花交储。同时规定,严禁纺织企业将采购的储备棉用于棉花交易市场的商品棉交易交割或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期货交易交割。
抛储政策兼顾了纺织企业需求与棉花市场价格稳定。首先,从目前棉花价格走势来看,经过较长时间的振荡、盘整,底部已经夯实;第二,禁止储备棉的流转、交割,减轻了抛储对市场价格的打压,棉花电子盘与郑棉期货价格19000~20000元/吨的底部区间进一步得到确立。
截至2013年1月31日,累计计划抛储1118265吨棉花,实际成交391685吨,成交比例35.53%,平均成交等级4.18,平均长度28.36mm,平均成交价格18572元/吨,折合328级棉花价格19162元/吨。
去年12月棉花工业库存下降 企业对2013年市场略显乐观
根据调查,2012年12月份以来伴随棉花价格的上涨,纺织企业棉花工业库存出现了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收储导致棉花市场流通棉花数量减少,而配额紧张且多数企业都已经用完,另外印度棉推迟上市,导致到港棉花较上年同期减少。2012年可谓纺织行业的困境之年,多数企业认为是由于棉花价格过高、内外棉花价差过大、市场疲软所致。而对于2013年的纺织市场,企业心态则略显乐观,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情况下,下游市场会逐步转好,且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已经有所优化。
新年度播种面积预计减少 棉花内外盘价格易涨难跌
尽管2012/2013年度政府继续采取无限量收储政策,且棉花收储价格提高至20400元/吨,较前一年度提高600元/吨,棉农交售积极。但对新年度农民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3年度全国各棉花主产区棉农植棉积极性却在下降。据调查,2013年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棉花种植面积仍将大幅减少,减少幅度超过10%,其中,河北、山东的棉花植棉面积分别减少15%和13%。湖南、湖北两省植棉面积也有5%左右的减少。占据全国近半壁江山的新疆棉花植棉面积稳定,小幅增加2%。
2013/2014年度植棉意向减少的因素有几方面:一,尽管国家连续两年无限量敞开收储,较为有利地保护了棉农利益,但去年相继受到多个台风的影响,黄河及长江流域棉花产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导致低洼农田被淹,土壤肥力流失,农田积水,大风造成棉花蕾铃受损、脱落,部分棉花产地棉花减产减质。因此,棉花受灾导致收购价格的提高并没有使棉农最终得到实惠,棉农植棉意向趋减。二,其他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价格波动小,收益稳定,管理简单,用工成本少,对棉农具有很大吸引力。三,伴随物价上涨,植棉成本上升,农资、用工成本均有不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