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月初一股较强冷空气过境之后,从4日开始,全县天气晴好,日照时数达到了11个小时;气温回升较快,6日白天最高气温升至22.5℃。气象部门预报,本周气温还将上升,最高可达25℃左右,旬未到下旬初有可能出现寒潮或降水天气过程,到时,气温将有所下降。据此,广大棉农正在抓紧当前的有利时机,陆续投入了棉田备耕。具体情况是:
1、棉田备耕重点突出。一是床土培肥。对用于营养钵育苗的床土,在耕耘、清除杂质的同时,加施有机肥,为后续的制钵播种做好准备。二是大田整理。对套栽棉田,棉杆尚未拔除的田块突击清理,并结合夏熟作物的田间管理进行耕翻,熟化土壤。三是农资购置。目前,尽管有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增幅较大,但预测不可能出现回落下降。随着制钵大忙及播种时间的越来越近,棉农还是采取了乘闲购置。近几天,到农资门市购买棉种、肥料、农膜、农药的棉农也逐渐多了起来。四是技术培训。围绕“主攻单产、增加收益”的年度棉花生产目标,县农技部门在做好《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要点》宣讲的同时,着力展开了“棉花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技术的培训推广工作。从目前棉苗预定的情况看,今年采用这一技术措施种植的棉花面积将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2、农资供应货源充足。县棉花协会从全县4家规模较大的种子、农资公司了解到,为确保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在内的农业生产资料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县有关部门早在去年秋播结束后就作了安排,协调组织调运,目前均已到位。从数量上看,完全可以保障供应。县棉花协会的调查人员在村一级的农资供应点看到,棉种上架的品种虽然比上年有所减少,但数量充足;肥料、农药堆满了仓库;各种规格的农用薄膜,更是应有尽有。与此同时,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或独立或联合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强对农资市场的巡查,严格市场监管,较好地维护了棉农利益。
3、价格同比稳中有涨。①农膜价格基本稳定。用于棉花育苗的拱膜,市场零售最低价格每公斤13元,用于棉花覆膜移栽,幅宽分别为40公分和80-100公分的地膜,每卷分别为45元和52元,同比均没有增降变化。②棉种价格稍有上涨。县棉花协会组织人员对全县6个棉种经营门店进行了调查,查看了20只不同品牌的桶(袋)装棉种,平均包装重量275.7克,同比减少12克;平均销售价格58.1元,同比增涨了4.1元,涨幅7.6%。其中7只与上年持平,13只有3-7元不等的价格提增。③化肥价格同比涨幅较大。在门市供应的所有肥料中,只有苗床专用肥的价格同比没有变化,但用量较小。而用量较大的尿素、复合肥的价格虽然还基本稳定在去年的最高价位上,但同比每50公斤分别上涨了10元和15元,涨幅分别为9.52%和10%。磷肥价格每包50公斤,同比虽仅提高了2元,但涨幅也达到了6.67%。对化肥价格的上涨,大部分棉农能够理解,但怨气还是不少。认为用在粮食生产上,有国家的农资补贴,对粮农的收益影响不是很大,而用于棉花生产,无形之中又加大了植棉的物化成本。因此,迫切希望国家能尽快实施棉花的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以稳定提高棉农的植棉收益。(射阳棉协 陈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