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库存积压、成本上涨、销售额骤跌,再加上电商及快时尚产业的严重冲击,2013年,本土服装品牌面临近30年来行业内最为复杂的竞争局势。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产业格局发生着质变,消费心态和消费结构也已出现巨大转折,这些都迫切需要本土的服装品牌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产业现状及自身所处的环境变革,反省自身,予以突破。
“力炼”是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针对服装产业发展所处现状,为2013年提炼的主题,期许与业内资深人士,共同探讨如何以其各自的方式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商场和服装品牌如何应对同质化现象
纵观北京的各类商场,男装品牌的市场集中度比女装品牌高出一筹,而每年的新增女装品牌相对较多。“重视对女装品牌的入驻进行拓展,并对商场内的女装品牌区域进行系统分化,引入介于成熟和少淑的品牌”,北京蓝岛大厦副总经理侯钜南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说到,“引入服装品牌的一个渠道就是组织采购部参加每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这样一个服装企业和行业信息聚集的地方,了解中国服装流行趋势,为品牌入驻蓝岛积攒更多的认知。另外还常去巴黎时装周以及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时装展,希望从多重角度分析各种品牌的成熟度以及哪些品牌适合在商场进行培育。”
同质化阻碍着现在国内零售业的发展进程,“未来应该从两方面形成差异化经营,”河南信阳银座商场总经理高希坤认为。
首先要形成价格差异化,其次引进国内外高品质品牌实现渠道的扁平化,让利于消费者实现优势品牌价格大众化也是未来的一种差异化经营模式。再者,要形成经营差异化。表现为商场内柜台精品化、品类多样化、精品店多样化如快时尚品牌进驻等等。但是,始终要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经营。最后,还要形成品牌差异化。
与其说2013年是服装行业的“力炼”之年,不如说这是服装业回归理性的开始。武汉弈人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董又慈女士从事服装代理工作数年,她认为面临快时尚、电商的强大冲击,我们不见得要盲目否定,而应该去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比如:线下提高服务及体验价值、降低装修成本,更重要的是一直坚持对产品高品质的追求,继续沉淀品牌。
直面服装行业的库存隐患与压力
常年存在的库存隐患,商场和经销商是继续忽视,还是予以反击?在谈到电商对传统服装业的影响时,北京蓝岛大厦副总经理侯钜南认为,电子商务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但是传统百货嫁接电子商务平台还处在初期萌芽阶段,所以不会盲目在线上大面积铺设品牌。短期内首先会尝试与一些品牌公司进行合作实行网络销售,由点及面,逐渐丰富销售品牌。
虽然,很多百货纷纷开设网上商城,用以形成渠道分销、消化库存、差异化经营,经过国资委审批,到2014年百货业都要运行网络销售平台。所以,传统百货与网络两条销售渠道相融合是必然过程,重要的是两者能形成有力的互补。
区别于传统百货业应对库存压力的方式,从事服装品牌代理工作达十多年的北京俊思伊卓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黄朝晖女士认为,目前一些上市服装品牌公司的库存量庞大到3-5年都无法消化其主要原因在于价格虚高。
相比于国外品牌3.5倍的加价空间,国内服装品牌尤其是大装加价到6-8倍。如此庞大的中间环节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无谓”的装修费用。现如今,商场与服装品牌的合同签约周期越来越短,品牌更换率高,商场频繁地调整位置,便会造成代理商耗资装修店铺,而这些费用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她提出,国内的百货商场应该给新品牌一个良性的生存环境,新品牌入驻商场没有老品牌的认知度,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买单炒作现象成风,有些创意新品牌不得不选择退出商场,这也是导致百货业“同质化”的主要源头。
“其实这都体现了我们的服装市场的不成熟,也源于我们的消费者不成熟。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需要百年的历史沉淀,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去引导消费者,而不是一味地顺应消费者。”黄朝晖女士说到。
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缓解库存压力,市场细分迫在眉睫,百货商场如何应对并有效摆脱经营困境,北京蓝岛大厦副总经理侯钜南这样认为,百货商场应该针对目标客户群体走错位经营、差异化营销的路子,并积极完善售后服务。通过对经营模式的转变以及品牌的调整等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百货行业或可成功‘逆袭’。”
2012年确实是销售额很低,“我们有些品牌销售额只是去年的百分之五十,”服装品牌经销商武汉弈人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董又慈女士说:“我们需要寻求一些新品牌,来应对变化消费,满足市场需求是基本市场策略,但是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引进新血液。”
“力炼”是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携手中国服装行业和服装品牌再度蓄力起航的开始。3月暖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将如期在北京开展,继续保持对服装行业的观察与觉醒。
本次“力炼”主题,不仅体现在合理的展区规划、前沿的时尚引领、科技感十足的信息化技术运用、多领域资源的跨界互动,还有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和展商、经销商、代理商、买手和商场等业内专业人士的深度沟通与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