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届全国绒毛会议”日前在广西闭幕,来自国家农业部、中纺联、鄂尔多斯、鹿王、中银、珍贝等我国羊绒龙头企业负责人等15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赵佐仙,国内知名产业集群负责人和龙头企业对2012年绒毛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软黄金”未变真金
赵佐仙在会上指出,2012年受欧债危机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呈现明显放缓,我国经济增长也呈现下行压力。去年,我国出口山羊绒2342吨,金额23353.5万美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6%和9.5%;羊绒衫出口1596.5万件,同比减少6.07%,金额62983.5万美元,同比增加0.29%;羊毛衫出口7896万件,金额85038.8万美元,分别减少15.34%和8.25%,我国羊绒行业出口形势并不乐观。
来自内蒙古的维信羊绒集团董事长郝续宽对此情况深有感触,他说目前世界羊绒消费市场有3/4以上的商品是产自中国。但因我国羊绒行业自身发展问题,出口价格不仅没有同步提高,反而由于愈演愈烈的市场低端竞争,导致羊绒制品出口价格持续走低。
湖州珍贝羊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邱金元认为,羊绒产业凭借资源优势理应成为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使羊绒企业和农牧民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整个羊绒产业陷入“涨价损企、跌价伤农”的恶性循环,农牧民损失惨重,生产企业不堪重负,羊绒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难以转化为效益优势,这对羊绒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十分不利。
参会企业代表也对当前困扰羊绒企业发展的问题阐述了观点。他们认为,目前羊绒行业原始积累财富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行业发展。比如,行业存在的内耗、压价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原本品质最优、质量最好的中国原产地的羊绒原料及制成品的价值大大降低,尤其是很多民族知名品牌产品被迫随行就市,产业竞争力没有体现出来,严重干扰了行业未来的发展。
精细化提升羊绒价值
赵佐仙对此指出,过去的30年我国羊绒行业的发展是靠低价格、低成本取得了现在的成就。目前全行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经济实力,拥有了在全球都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和装备,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也比之前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行业由“大”到“强”提升的“软实力”,应以此为起点踏入行业未来黄金30年的新征程。
在2013年行业大发展之际,赵佐仙指出,2013年全行业要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期,立足自身优势,调整经营战略,拓宽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到“调结构、讲诚信、重质量、铸品牌”稳中求进的科学发展。
面对行业发展新的契机,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建武深有感触地说:“虽然中国羊绒与其他产绒国家相比从加工数量上来讲占绝对优势,但是从加工精度和品质提升上来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为此我建议,我国山羊从繁育到生产以及制品,必须做到精细化、精致化。不能粗制滥造,以此削弱它的高价值性、高品质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院士对此建议表示赞同,他说:“山羊绒应该采取优质优价的采购方法,细度在15.5微米以内和15.5微米以上羊绒在价格上,应该有明显的区别,这样才有利于羊绒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供销集团大连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于凤贤表示,交易市场将推进羊绒购销实施优质优价,着实提高农牧民收益。市场将从羊绒原料入手,通过交易市场提供优惠的融资等方式,搭建现代化的畜产品交易平台,将我国羊绒、皮毛交易融入到国际现代流通领域。
赵佐仙强调,2013年,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中国绒毛行业只有严格自律才能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尊敬。我国的羊绒产品成为消费者爱不释手,有口皆碑的挚爱,才能拓展羊绒产品的消费市场。为此,一定要强化行业自律,在品牌创新上下工夫,紧紧抓住我国城镇人口和居民消费增长的良好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此扩展羊绒行业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