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首届“中国·织里”全国童装设计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浙江湖州大剧院举行。决赛中27位设计师带着他们的作品,与天真的小模特们共同演出了一场充满童真梦想的大联欢,用创意与活力装扮了这个多姿多彩的儿童节。大赛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人民政府承办。
大赛以“童梦”为主题,自2012年11月启动以来,组委会共收到参赛作品近1200份,经过评委的认真筛选,有27位设计师的25份作品进入大赛决赛。并在6月1日晚,经由小模特们的时尚演绎,完美、立体地呈现给观众。展现了作品创意的视觉冲击力,让到场嘉宾和专业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童真、可爱及其市场价值。
经过专家评委的认真评选,最终,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阮诺男凭借作品《望远镜》获得金奖;来自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王霖及其作品《娃娃》和来自浙江西西米亚羊绒时装有限公司的曹宇枫的作品《糖果城堡》获得了银奖;来自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服装工程学院的程琳的作品《cowgirl》、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的谢丽燕的《童年梦想》以及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的王一苇和俞梦婷的作品《COS西游》获得了铜奖;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江西服装学院以及泉州轻工学院获得了参赛院校组织奖;程琳及其作品还获得了工艺品质奖。
本届大赛在鼓励创意的同时,努力促进市场价值和设计创意的融合,缩短创意与产业化之间的距离。作为大赛的承办者,织里镇人民政府全程参与,并为童装设计的市场化推进提供了切实的产业支持。作为大赛的承办者,织里镇人民政府全程参与并为童装设计的市场化推进提供了切实的产业支持。织里镇委书记丁芳芳说:“我们力求通过大赛的举办,进一步集聚人才,吸引广大童装设计人员、相关设计院校对织里童装的关注。进一步提高织里童装企业形成较高的设计自觉性,助推企业在设计研发方面的投入。同时,对企业加工能力、生产能力、品牌价值都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大赛结束之后,镇政府还将继续搭建平台,促进相互感兴趣的参赛者与企业间的进一步合作,在织里营造出良好的设计氛围。”
贴近孩子的生活,是出色灵感的来源
评委:“金顶奖”设计师 王玉涛
有关童装设计,有3点是最需要关注的:一是童装的安全性问题,从面料的选择开始就一定要谨慎、严格,规避成分超标以及相关指数不合格面料的出现,提倡选用天然纤维面料以及质地舒服的针织面料。二是,在设计上要突出儿童的年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要有所区分。三是,孩子具有好动、淘气、喜爱玩耍的特点,因此在设计时充分要考虑满足孩子室内及户外运动的功能属性。
这次参加比赛的选手在面料运用方面是可圈可点的,他们大多采用了针织面料,将不同织数和不同薄厚以及手工编织的面料用在作品的内衣和外衣上,很好地表现出选手们的创意。完成制作的过程中,借助童装企业的帮助,选手们的作品工艺普遍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准。
在设计风格方面,突出孩子天真的属性是尤为重要的。应尽量避免在剪裁与色彩方面跟成人装过多地靠拢,避免成人元素过多的出现在孩子的衣服当中。童装就是要让“孩子穿出孩子样”,因此,希望童装设计者们多去游乐场、动物园、幼儿园等孩子活动最为集中的地方,近距离观察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并从他们的物品、饮食、习惯中发掘灵感。通过运用孩子最喜欢的图案、色彩、搭配来迎合孩子的喜好,切莫凭空想象或是闭门造车。
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织里企业乃至全国童装设计的发展,大赛的导向作用也由此凸显出来。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如何将设计与产业结合得更紧密,如何突出选拔符合儿童属性的优秀作品和设计人才的导向作用,是下一届大赛举办时需要着重考虑的。
走“可持续性童装”路线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阮诺男
金奖作品《望远镜》
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我的主要研究课题和方向就是童装,参加大赛也是对于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检验。除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课程,自己多次寻找机会走出国门到国外考察、采访、调研,这都为我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多方面的比较,我发现国内的童装除了在设计风格成人以及质量安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外,童装设计无法与儿童成长速度相匹配,并且这一点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童装设计需要我们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从家长的消费习惯出发,还要从长远发展的多个层面出发。就设计风格而言,我本着“望远镜”和“儿童眼中的城市”为切入点完成系列设计,将童装更好的与城市生活相融合。在设计时我考虑到,由于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成长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儿童成长速度之快使得每个有孩子的家庭不得不频繁为孩子购买衣服。为此,我开始考虑能否设计出一款可供收放的童装,能够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调节,使童装穿着寿命得以延长,使用效率可以提高,更好地促进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育达到“可持续性”的效果,便是我的灵感来源和设计核心。
本着这样的初衷,在我设计的作品中充分融入了这“可持续性”概念。比如,有的衣服带有两个袖子、有的设计了两个领子,这样在实际穿着过程中便可根据儿童实际生长情况而自由选择;在侧面设计有可调节维度的结构拉链和纽扣,这样便可以根据儿童的胖瘦进行收放,使穿着更加舒适也增加了穿脱的方便性;袖口采用收口式设计,满足孩子在完成跑跳动作时的随身性;连体的服装在设计上加入了拉链,方便儿童如厕等。这一系列的设计既延长了穿着的时间,又增加了穿衣的乐趣,可谓一举多得。尽管这样的“可持续性”设计理念,与当下许多企业在市场中的追求有所悖驳,但我相信这必将成为童装永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市场而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王霖
银奖作品《娃娃》
从本次大赛的主题“童梦”出发,使我想表达一种“娃娃的梦想是童话一般的洁净和纯真”的感受。我希望用纯白色来表达孩子执着而又唯一的“梦”,用热情来打造孩子眼中的冰雪世界。服装通过同色而不同质地的面料来表达童装的丰富感与市场多元化发展的完美融合。服装采用针织面料与羽绒服呼应的手法表现了孩子纯真的一面;用皮草与蕾丝的对比,来表现不同面料间相互碰撞出的自然美。
参加大赛,获得奖项是次要的,关键是怎样作品能够更好地辅助市场、开拓市场进而能够引导市场才是最有价值的。如今,大部分童装是由家长为孩子选购。因此,再如何美观实用的商品如果不被家长认可,也穿不到孩子身上。因此,设计童装必须要兼顾孩子同家长二者的需求,兼顾二者的两者审美需要,并且在突出设计感的同时兼顾市场需求,才是最为成功的。我的作品整体而言比较接近市场,服装整体通过简洁而又不简单的设计语言,使童装在成衣化、成熟化、市场化的基础上更受孩子们的青睐。
得了银奖,又得到了评委老师以及很多普通消费者的认可,这对于我来说的弥足珍贵的。从上学时就有接触到童装设计,但是始终是很宽泛的层面,没有过多的深入涉及这个领域。在经过思考后,决定通过简约而又不简单的设计点,将作品做得很市场化。在专业的羽绒童装企业进行制作时,也得到了企业方面的认可,认为我的作品很据有市场空间,甚至有可以略加改动直接投放市场的可能。
爱要体现在细微之处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服装工程学院 程琳
铜奖、工艺品质奖作品《cowgirl》
借着“童梦”这个主题,想到小时候总是盼着自己快快长大,梦想着做很多“非凡”的事情。童装也有各年龄段的风格,大赛规定的是为6~8岁儿童设计服装,那时的孩子有了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决定用牛仔面料硬硬的感觉,表现出有点倔强的“小脾气”。面料上的图案来体现多变的“小性格”,款式上面选用A字裙装加上中性风格,在不失童真本性的基础上,打造一种“小大人”的感觉出来。
孩子的世界应该是简单的,裙子的设计也应如此,尽管衣服的廓型是要受到严格要求的,可在保证市场化前提下,也需要从孩子的角度方面考虑它的穿着性、舒适性、环保性、耐穿性、功能性。虽然是简单的裙型,但由于增加了口袋的数量,有的裙子上还做了棱角的裙摆和兜型纹饰,使得款式更偏中性。
也曾想过赋予服装更多孩子喜欢的彩色,而整个套系选了牛仔布为主面料后,深蓝色的牛仔裙被孩子穿上显得裙酷酷的,别有一番“味道”。最开始的基本面料是深蓝色上有白色条纹的牛仔布,样衣完成后却发现这过于单调。于是,便修改了稿子并把原本的面料进行了再造。用家用缝纫机在上面刺绣了小纹样。小面积的花纹既不会喧宾夺主,又起到了点缀的作用。
能够获得工艺品质奖,我想是我在制作工艺、面料选择、面料再造、样式等方面的表现吸引了评委。在企业里面完成的样衣,保证了工艺质量;为了在细节处体现出爱心,面料再造是自己在学校用机器刺绣好,再带到企业进行加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