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神十航天员整装待发,出征太空。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三名航天员自信的笑脸上,吴军节的目光却紧紧盯着航天员脚上的浅灰色航天靴。
作为新兴际华集团首席设计师,也是载人航天鞋靴任务项目负责人的吴军节,深知航天靴无小事,它的每一小步,关系着航天进程的一大步。
日前,吴军节透露了航天靴研制设计的种种奥秘。新兴际华集团在本次神舟十号发射和对接任务中,承担航天员出征靴和交会对接靴的研制生产任务。
航天员的每双靴子都是定做的,在研制航天员鞋靴时,要把脚的各个部位量一遍。“连航天员靴内穿的袜子都算在内。”
吴军节说,相较之前神舟飞船的历次发射任务,“神十”的航天员系列鞋靴在“测脚”环节有了进一步突破。
此前,给航天员测脚是“三维人工测脚”。本次研制的“神十”系列鞋靴采用“实体测量+膏模塑形”取值法,达到“一对一”无限贴近航天员脚型。此外,对鞋靴的内部形态从造型、材料作了新的调整,达到防静电效能更高,舒适性更强,体感更好,运动状态(跑、跃、行、跳)下的穿用实效更趋于便捷合体。
我国第一双航天员靴是过舱靴,诞生于2000年。新兴际华集团总经理沙鸣说,13年来,新兴际华集团不断创新,进一步巩固在功能性防护服装鞋靴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航天员鞋靴分为里料、面革、底革、防护层等,要具有“防尘、防污染、防辐射、防静电、防刺穿”的整体功能,制作靴子时一共试验了上百种材料,而底革和面革属于比较难的制作部分。
除了用料要求高、工艺复杂外,制作工程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吴军节介绍,太空靴从制作过程到航天员穿着,“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无尘,哪怕一颗芝麻粒般的灰尘都不能有,因为它可能威胁到航天员的安全”。
吴军节说,过舱靴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静电,而一粒灰尘就可能带电,这是绝不允许的,“如果沾有灰尘、颗粒,这双靴子就是废品了”。交会对接防护靴更要求防静电。交互对接靴可以通俗理解为太空便鞋,比较轻便,仍具有抗辐射、防刺穿等高要求。
在为神九航天靴备战时,吴军节印象最为深刻。“按规定,我们不使用胶水,但是要使鞋靴成型,还要将十几层材料上下精准一一对应,特别是要保证做靴时给缝纫机加油时,保证丝毫不沾染到鞋靴材料上。”
2003年,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穿着吴军节团队制作的过舱靴,遨游太空。“杨利伟是第一位穿着过舱靴的航天员,最有发言权。他从太空返回后,相关部门就把杨利伟的穿着体验反馈给我们,并提出修改意见。”吴军节说,神九发射因为有女航天员刘洋的加入,团队结合女性身体特点,对过舱靴进行改进。刘洋回来后,把她的体验和感受反馈回来,这些改进就体现在“神十”航天员王亚平的靴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