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国纺织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交流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圆满闭幕。20多位来自政府部门、协会商会、重点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的代表就纺织产业“走出去”的相关背景以及路径、经验、方法等议题分享了思考、经验、智慧和建议。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商协会、驻华使馆、纺织服装企业和新闻媒体的代表近400名人士参加了大会。
“企业‘走出去’,不仅需要政府保驾护航,行业组织争取权益保障,还需要上下游企业联动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增强单个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只有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三方携手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产业的有效走出去。”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会长汪辉说。
机遇挑战分析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分析纺织行业形势指出:当前我国纺织产业“走出去”的动力不断增强,主要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与制度框架完善为纺织行业全球视野奠定了基础;纺织工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产业全球布局提供根本动力;世界各国纺织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发生较大变化,产业布局调整对我国纺织企业“走出去”的助推作用日益显著。同时,我国纺织企业“走出去”的实例不断增多,在对外投资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王天凯还指出:“企业也反映了许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外部环境方面,不同国家间的制度、文化、习俗等障碍较多,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解决;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法律制度不完善、工人技术素质不高等问题,投资环境尚不十分理想。企业自身方面,缺乏跨国经营管理经验、人才储备不充分、投资技巧运用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促进中国纺织行业的全球布局,提高企业走出去的效率,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形成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
他强调,未来一段时期,纺织行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将着力开展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统筹布局,明确“走出去”方向;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加强“走出去”保障;三是深入协调沟通,增强“走出去”动力;四是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优化“走出去”成效。
企业是“走出去”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积极性,合理加快“走出去”进程,不断提高“走出去”的质量和成效。行业协会将对骨干企业“走出去”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开展行业性示范推广,引导有条件的优势企业树立国际化发展的视野,提供经验借鉴。
各方献计献策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要切实做好规划。”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建分析当前形势时强调说。到底如何做好规划,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通过对外投资并购,掌握我们纺织业的货源、市场以及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第二,通过对外投资,转移富裕的产能;第三,要认真做好结构调整的相关工作。“所谓腾笼换鸟,如果我们生产能力出去了,笼子腾出来,得把鸟引进来,这个就是结构调整的第三步,必须要把那些笼子里装上鸟,放走的是麻雀,不能够‘引进来’的是比麻雀更低档的鸟。”他分析我国纺织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做好规划时形象比喻道。
针对我国纺织工业海外投资,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贺燕丽讲解了当前政策措施:一是从国家层面上来讲,“走出去”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加强宏观指导和导向引导。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同时我发改委发布了《“十二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划》,同期国家发改委联合外交部等12个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这个实施意见,是我国首次制定和发布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意见,鼓励国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价值链的整合,指导企业加强境外投资风险的防控,规范企业的境外经营行为。二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支持。
近年来,发改委与有关部门及发改委下属的行业协会整理发布了各种类型的国别信息和指南,举办了投资论坛和研讨会。今后我们也将努力搭建好境外投资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国内各类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将来在政策上,我们可以积极地提供与这方面有关的信息。三是为走出去提供金融等支持政策,进出口银行根据国家境外投资发展规划,在每年的出口信贷计划中安排一定规模的信贷资金,简称境外投资专项贷款,用于支持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的重点项目。境外投资专项贷款享受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的优惠利率。四是简化企业走出去的审批流程。
对于企业比较关心的人民币跨境融资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金玫做了讲解。她说:“贸易融资方面,现在也可以用人民币提供贸易融资了,而且贸易融资的金融是以贸易合同金额为限的,不纳入现行外债管理。项目融资方面。境内银行可为境内机构在境外投资的项目和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针对境外的贷款,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从境外的银行、股东、关联公司借入人民币,当然是要在本外币合计的投注差范围之内。”
此外,她还对跨境人民币的业务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不仅可以有效规避汇率损失,而且可以节约操作成本。”
企业分享经验
会上,台湾纺拓会秘书长黄伟基、红豆集团副总裁陈坚刚、波司登集团全球副总裁丁建新等介绍了自己“走出去”的经验。
黄伟基借用台湾纺织企业海外投资的成功案例提出策略建议,他说:“企业海外投资要有明确的产品定位策略,还要重视劳资关系。”
陈坚刚介绍了红豆怎样突破瓶颈、获得长远发展的。劳动力瓶颈方面,打造两支企业,发展品牌企业,同时通过做强微笑曲线两端,加强产品研发;环境瓶颈方面,投资种植红豆杉的人工种植和开发利用。
波司登经过36年的风雨历程,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成功之路,在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中其也做了一些尝试。“我们的体会是:走出去,就要做牢基础。我们通过实施名牌战略,确立了在羽绒服行业的龙头地位,获得了很多荣誉,连续17年发布防寒服流行趋势,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丁建新说。他还强调,“走出去”,还要学会草船借箭,要尽快适应“走出去”的市场环境,就必须善于学习,借鉴人家的先进经验。
会上,天虹、富丽达、申洲国际、江苏云蝠也分享了自身“走出去“的经验与规划。“我国无论在技术设备还是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具备‘走出去’的能力;东盟国家对技术含量高的纺织品、布料、辅料和服装的需求增大,给我国纺织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最好的机遇。”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如是说。
当前,国际传统市场经济持续下滑,国内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货币政策从紧和劳动力成本提升等使我国纺织企业面临严重挑战。“‘走出去’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但是要‘走出去’并站稳脚跟,并非易事。大多数企业对‘走出去’目的国的市场、政策、产业环境不了解,还存在着诸多风险,事实上目前成功‘走出去’的纺织服装产业可谓是凤毛麟角。”汪辉说。
记者简语:
中国已经是纺织服装行业最大的生产出口国,但辉煌的背后,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等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而“走出去”不仅能够释放过剩的产能,还可以通过全球的资源配置,降低综合成本,规避贸易壁垒,加速品牌国际化,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见,中国纺织企业如何成功“走出去”既是某种意义上的“突围”,但更应该是做纺织强国的犀利“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