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体育2014年首季订货会的表现,似乎为寒冬中的运动服装市场带来了一丝暖意。
昨日,安踏发布的2013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订货会上,安踏的订货金额获得了2012年第三季度以来的首次增长,增长幅度为“高单位数”。
受此消息提振,安踏昨日股价在午后小幅微涨至9.41港元,并最终以9.33港元收盘,上涨3.322%,
但从今年上半年业绩来看,经过大规模的库存清理、关店潮之后,安踏的业绩仍然没能有所起色。其主营的安踏产品营业额同比大降21.9%,而包括儿童体育用品、FILA、电商等业务在内的“副业”增长反而成为一大亮点。
关店还将继续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上半年,李宁、安踏、361度、特步国际、匹克和中国动向6家国内运动品牌的总库存高达37.21亿元。
高企的库存带来的是业绩的迅速下滑,这几大品牌2012年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李宁公司甚至出现了上市8年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达到20亿元。
根据公告,安踏201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33.67亿元,同比下降14.4%;股东应占溢利也大降18.7%,至6.26亿元。
面对如此困境,关店似乎成为运动品牌断臂自救的重要出路。根据相关公司2012年年报数据统计,2012年全年,国内六大运动品牌关店超过4000家。
安踏亦不例外。从2011年到2012年底,其安踏店及运动生活系列店一共关店590家,截至2013年6月30日,继续关店241家。安踏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表示,到今年年底还将关闭约200家店铺,将安踏店及运动生活系列店铺数调整至7600~7700家。
与此同时,安踏的库存也从2012年底的6.87亿元降至2013年中期的5.76亿元。安踏集团执行董事兼安踏品牌总监郑捷在记者会上表示,经过过去9个月的努力,集团库销比已回至4.5~5之间的正常水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安踏上半年的平均存货周转日数和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日数均有所增加,前者上升8日至58日,后者则由35日小幅升至39日。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介绍,尽管安踏的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以及应收贸易账款周转日在提升,但这并不代表其库存清理的成效低。
“2014年首季订货会金额增长与安踏的去库存成果密切相关。库存的清理一方面是为了上线新产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定供销体系。只有经销商盈利并支持下去,安踏的业绩才能提升。就整个行业而言,运动服装行业仍处于供给过剩的状况,短期内行业仍将处于低迷的阶段。”熊晓坤表示。
副业增速稳定
与主营业务的低迷相比,安踏的儿童体育用品系列、FILA品牌产品、电子商贸及海外销售等几项“副业”则均处于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中,其2010、2011年的总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了109.1%和58.89%。
而在2013年上半年,这几项业务同比增长62.7%,营业额达5.69亿元,占安踏总营业额的16.9%。
在大量关店的情况下,安踏儿童用品系列和FILA专卖店的店铺数量不降反升,两者目前的店面数量已经分别达到了811家、322家,而丁世忠表示,还将继续新开相关店铺。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李宁公司。
2007年李宁将红双喜收入麾下,后者近年来营业额不断提高,从2008年度的2.06亿元提高到2012年度的5.42亿元,在李宁整体业务中的占比也呈上升趋势。
在李宁出现巨亏的2012年度,仅有红双喜品牌获得了7894.6万元的盈利。
除此之外,虽然主营业务不断缩水,但运动品牌361度在童装业务上也找到了新增长点。2012年年报显示,361度童装系列营业额上升97.7%至3.7亿元,占总营业额的7.5%,与上年度相比几乎翻倍。
熊晓坤指出,运动品牌此前的野蛮扩张、大量开店导致了供给过剩、企业竞争加剧和业绩下滑,然而安踏代理的FILA等业务针对的是其他细分领域,竞争相对较弱。
一位不愿具名的服装品牌咨询师也对记者表示,由于服装市场整体低迷,运动服装又是重灾区,竞争尤为激烈,因而国内运动品牌都在各自的主营业务外拓展其他业务。
“这样做既降低风险又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是运动品牌开启产业结构调整的好机会。”上述咨询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