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天,对于众多找工作的毕业生来说,也许苦涩多于甜蜜。职场对于他们来说就好像一圈“围城”,在外面的人铆足了力气想进去,而已经进去的人却想着怎样寻找下一个“更好、更大”的围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称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比去年又有新的增加。同时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据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
今年开春以来,从全国各地报备出来的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成功率并不理想,而到了8月,好工作依旧遍寻不着,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年”,部分毕业生开始转战考研大军、部分毕业生开始回老家自主创业,而更多的毕业生则“降低”标准,“死磕”在一线城市中,展现着“骑驴找马”的心态。这样的状态在服装行业中,也极为普遍。
企业:毕业生有点似“鸡肋”
“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太多了,每天打开公司邮箱,都是崩溃的状态。所以现在企业筛选求职者的标准越来越高,如果这些学生不是名校毕业或者简历太简单,我也许不会打电话通知他们面试。”北京某外贸公司的HR胡小姐与众多招聘企业的HR一样,每天都从数百份简历中筛选合适的对象,这个代理了两个国外运动服装鞋类品牌的外贸公司,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够帮助品牌在国内拓展渠道的营销精英,而这类人才显然与应届毕业生没有交集。“所以我们公司招应届毕业生只限文员和行政助理两个职位,但最好对服装设计或者营销有自己的见解,因为我们的工作强度很大,不希望招到的人还需要公司慢慢培养。”
相对于外贸公司和品牌代理公司,更多做品牌的服装、家纺生产企业更需要人才的配给,他们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并不高,每年也会有众多的培训课程来提升毕业生的综合水平,但一线的工作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似乎并没吸引力。
“我们每年都会招聘不少应届毕业生来企业,今年也招了一批,但是整体水平现在不好说,而且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忠诚度,我也不持乐观态度。”江苏新昌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姚文朴对于招聘应届毕业生持比较平和的心态。
“新昌是做家纺品牌的,每年都要到大学里招聘应届毕业生,但现在很多毕业生都沉不下来,他们想坐在电脑前面做管理,却没有人愿意呆在一线车间里。但是在纺织服装企业里,如果你没有常年在一线基层工作的经验,不了解一线操作的流程与细节,又怎能管理企业?”姚文朴的担忧不无道理,而其他企业创建者也并不相信对生产一窍不通的年轻人能做得好管理,“现在的大学生想得太简单,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受累。新昌在培训人才的时候总会强调,如果要做管理人才必须要了解一线的工作,但这些大学生往往都听不进去。”
在招收大学生的时候,姚文朴都会给他们做一个三年到五年的工作计划,但当过了三五年之后,能留下来继续坚持的大学生寥寥无几。“你看看我们这些老板,虽然我们现在是总裁,但又有几个不是从基层干起的,我们曾经也是伙计,即使到了今天,我依然认为做老板的同时,也要做‘伙计’。”
姚文朴说,新昌每年都投入100万元资金做人才培训,在他看来,现在企业最需要的还是人才。但是在新昌的企业里,一线工人的年龄层相差较大,80后、90后的大学生比较少,而大部分一线工人还是那些70后。“其实那些年龄在35岁~45岁之间的工人是真的能够沉下来,他们吃苦耐劳,为企业着想,有着足够的责任心。”
毕业生:我们需要更好的就职平台
在浏览了众多招聘网站和采访了不少招聘机构之后发现,今年将招聘目标定位在应届毕业生的服装企业也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像七匹狼这样的知名品牌走进校园进行现场招聘,但大部分企业对应届毕业生抛出的“橄榄枝”多为客服专员、行政专员、文员等职务,而专业类职位如设计师、陈列师等职位,企业方表示不会考虑应届毕业生。
“服装英才网上招聘应届生的企业还是比较多,大部分企业都有招收应届生的名额,都表示愿意从头开始培养有潜力的毕业生,这占所有招聘企业的比例大概有1/4,但是招聘应届生的数量需要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英才网联旗下服装英才网行业经理何升阳总结了今年服装企业招聘应届生的总体情况。
相比于企业方对应届毕业生能力的顾虑,很多毕业生表示不以为然。彤彤是某高校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她说这几年自己参加了很多针对于大学生举办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她看来,自己的设计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想象力,相对于如今众多女装品牌设计的死板与保守,自己的设计作品更有亮点。“谁说90后就不是人才,如果企业错过了我们这些有创造力的‘人才’,那才是相当大的损失。”
于是在这个流火的夏天,彤彤拿着自己的设计作品面试了好几家服装公司,但结果并不像彤彤想的那样乐观。“薪酬、职位其实都很重要,同时企业能否解决户口、提供五险一金、奖金等待遇也同等重要,但面试我的大部分公司都不能完全保证这些待遇。我们读了这么多年书,就是希望找个称心的好工作,我现在也许有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态。”
相比于彤彤的“强硬”,不少毕业生更像小林一样,先上班,再慢慢找好工作。小林从今年3月底进入浙江一家服装企业上班,他最开始应聘的职位是营销助理,而他目前仍一直在公司的专卖店中做导购。“这家企业在服装行业里算比较出名,我觉得发展的潜力很大,所以最开始愿意先在一线职位上吃苦。”
小林每天都要提前半小时到店,营业前将工作服换好,佩戴工牌,检查仪容仪表,打扫卫生整理货品货架,参加晨会。而在营业之后,就要在门口迎接顾客,留意顾客的每一个细节,上前介绍商品。如果顾客购买产品,还要核对单据,包装商品,送走客人的时候更要说一句“谢谢您的惠顾”。一系列的流程曾经让小林忙的焦头烂额,如今他虽已熟练,但是对于现在的工作状态他并不满意。“每个企业不是都在说挖掘员工的潜力,激励员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吗?我读大学不是要在专卖店卖衣服的,我也有创造性,我觉得已经在一线锻炼得够久了,现在想要提升自己,如果公司近期没有提升空间,也许我会考虑寻找下家。”
就业指导:应届生不能好高骛远
彤彤和小林只是几百万毕业生的一个缩影,他们也许认为自己很有个性与主张,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更多是浮躁与不安定的代表。
对此,何升阳也说:“初入职场的应届生需要更多的磨练才能胜任重要岗位,在工作前期不要盲目挑剔,先从基础岗位做起,逐步积累经验。任何岗位都有基础工作,都需要从头开始积累经验,所有技术类的岗位也不例外,是金子总会发光。”
在招聘中很多企业也认同,服装行业是个动手能力很强的行业,招收的应届生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要把自己独特的思路在里面。然而现在的毕业生大多没有自己的风格,还处于盲目跟风的状态,能力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毕业生的能力还需要逐步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90后毕业生找工作的第一年,很多媒体都在拿90后与80后的工作能力、态度做比较,对此,接触了不少80后和90后毕业生的何升阳也有话说:“90后的毕业生相比80后更有创新力和行动力,他们永远有用不完的活力和精力,在职场中敢怒敢言,有时候也不太在意对方的感受,所以人际关系方面没有80后做得完美。但80后的职业规划总是按部就班地发展,没有90后那样善于展现自己、主动出击,相对而言90后的性格在职业生涯中有利有弊,但至少是勇于争取的一族,只要敢想、敢做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应届生认为找工作难,其实是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了解市场行情,对于专业技能泛而不精,没有严格要求自己,依然把职场当成练靶场,所以注定难就业。求职者在求职阶段应该正视自己,明确自己的方向,强化专业技能,缩短与企业要求的落差才能尽快就业。”何升阳如是说。